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 卫一/摄

疫情期间,延庆区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对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医务人员规范操作 孙宏绪/摄

感染科人员正在相互帮助穿戴隔离衣 鲁腾/摄

感染科人员正在为疑似患者进行咽拭子检查 鲁腾/摄

千家店行走的小药箱:石槽村路上医务工作者推车前行 高菲/摄

风雪逆行人 卫一/摄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延庆区卫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认识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在着力抓实抓细各项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又科学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彰显了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抗击疫情贡献卫健力量。
迅速行动
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月21日,延庆区卫健委医政科工作人员刘浩偶然得知,该区某单位有从武汉返回延庆的人员且可能伴随发热。
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性和敏感性,刘浩高度警觉,立即上报科长、通知延庆区疾控中心。闻讯后,区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核实情况,并派遣专业人员到延庆区医院发热门诊对该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之后又前往该人员工作单位现场调查,排查密集接触者。从发现病例到首次样本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仅用时5个小时。
为确保万无一失,延庆区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何梅英一再检查、核实、细化、补充,带领同事有序地对该人员留观、隔离、治疗、安慰,对8位在延庆的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医护人员一对一看护……等北京市疾控中心复核后,经过专家组会诊,该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1月22日22点,按照相关要求,通过正式流程,及时将这位患者转往北京地坛医院隔离治疗,避免了潜在的感染风险。
“请现在马上到单位来,要紧急加班!”1月24日晚7点左右,在家家户户准备吃年夜饭的时候,延庆区卫健委在职员工却都接到了单位打来的电话。原来,延庆区卫健委刚刚接到市卫健委和公安局系统1692条数据,这些数据只有简单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需要立即逐一排查数据,筛选出有武汉接触史且在延庆停留或者居住的人。
“请问您是XX吗?您近期是否到过武汉?现在在延庆吗?……”在除夕夜万家团圆时,延庆区卫健委的办公大楼却灯火通明,伴随着此起彼伏讲电话的声音,现场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直到大年初一凌晨2点多,1692条信息核实完毕,最终筛选出17人需要重点进行健康访视。
“湖北以及重点疫区来延人员排查工作从无到有、从开始的基本信息统计逐步完善到个人详细信息、交通工具、同住人等,仅下发到各乡镇、街道的表格就更新了8次。”延庆区卫健委公共卫生科疫情排查组成员许颖坦言,为了确保信息详实,排查组逐一打电话询问,每日进行数据更新,形成完整的信息数据报送体系,确保不漏管、无死角。
此外,为了加大排查力度,延庆区卫健委还联合18个乡镇、街道,对全区湖北来京返京人员进行初步核实。对于排查出来的湖北来京返京人员,由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村委会)人员 、派出所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组成三人小组,对居家观察人员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健康监测管理,确保各项措施严格到位。
严防死守
筑牢阻击疫情防控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延庆区卫健委紧密围绕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严防死守,全力推进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各项措施,筑牢阻击疫情防控线。
为了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延庆区卫健委积极建立以1家定点医院为核心、2个专用急救车组为纽带、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2家发热门诊为前哨的防疫医疗体系,按照“应收尽收”“一人一策”原则对留观患者实施单独隔离治疗。同时,组建延庆区救治专家组,与地坛医院、北医三院联合建立专家会诊机制,提高疑似病例检测、筛查和诊断能力。
“为了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我们还通过专家视频授课、网上学习、自学互查等方式,对医务人员、护工等全员进行全覆盖动态培训,培训覆盖率100%。”延庆区卫健委医政科工作人员阳萍元介绍说。
在院感防控方面,延庆区卫健委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制度,实现区内二级医院非急诊全部预约就诊,采取功能调整、物理隔离、软隔离、人工分流等多种方式,实现门急诊分开。同时,推行院感防控“清单化”管理,制定了34条措施并动态调整,率先推广了“一米线”,严格落实门诊“一医一患一诊室”,对全区33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多轮次、地毯式的监督检查。
2月6日,延庆区正式启动区级隔离点,所有涉湖北人员按照高风险人群管理,并入住隔离点。怎样防止入住人员交叉感染?如何保证大家的日常需求?如何缓解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对此,延庆区卫健委采用展示照片、小视频等形式介绍了集中观察点的情况,为有需求的返京人员及家属安排无接触式见面,并由家属协助做好政策讲解、心理劝导,消除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和后顾之忧。同时,延庆区卫健委协调区内骨干医务力量成立了院感专家组,每周对观察点开展至少1次的例行检查,并由延庆区疾控中心协调人员力量,坚持对观察点收住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人员或其他经研判风险级别较高的人员提高检测频率。此外,区卫健委还为观察点的管控人员提供了全套的防护装备,要求管控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坚决防止管控人员和集中观察人员交叉感染。与此同时,隔离房间内外每天做好消杀与清洁工作,避免出现防护纰漏。
众志成城
汇聚抗击疫情强大合力
疫情发生后,延庆区卫健委的广大医护人员、共产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今年43岁的赵凤龙是延庆区医院的医务处处长,同时也是一名骨科医生。疫情暴发后,刚做完肺癌早期手术的他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医务处的工作复杂而琐碎,加班到深夜是常态,可他始终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日夜研究应急预案,多次组织疫情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不断完善临床科室的应急流程,为防疫工作和正常医疗加上了“保险杠”。面对多次劝他回家休息的领导,他总是说:“我能克服,这是我的责任,我必须上。”
胡云静是延庆区医院老年科的副护士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她踊跃报名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工作,并配合科室制定了延庆区医院第二版、第三版的院感防控措施以及相关工作流程等文件。同时,她积极制作了院感防控课件,细致地讲解了相关知识并录成视频,便于医辅人员更好地掌握疫情防控及消毒隔离知识。
医无私、民齐心,面对疫情,遍布延庆18个街道、乡镇的医护人员也积极行动起来助力疫情防控。千家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小分队为解决村民外出买药难的问题,决定成为“行走的小药箱”,集中登记村民们所需药物信息,统一到医院购买,从医院取到药品后,再一一送到村民的手中。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延庆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主题活动。区爱卫办以疫情防控为主线,制定了爱国卫生月工作方案。各街道、乡镇积极响应,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和疫情防控的宣传热潮。
连日来,延庆区卫健委上下紧急动员,层层落实责任,将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动员了425个村庄(社区)的党员、群众、志愿者齐动手,集中力量办大事,筑起了坚强的防疫堡垒,展现了延庆力量、延庆精神、延庆效率。
(北京延庆区卫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