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路边摊都占有一席之地。幼时期盼的糖葫芦,长大后解馋的羊肉串,生活中缺不了的农副产品……路边摊在人们的不同人生阶段,给予了同样的满足和幸福。
地摊经济作为最接地气的商业活动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由于以往一些摊贩随意占道、影响市容、污染环境等而引发了不少安全、卫生问题,地摊经济饱受争议。如今,地摊经济重新回归,是城市烟火气的归来,更是我国公共政策人性化的一种体现。地摊重现,让一个城市有了更多的“烟火气”。
创新举措
唤醒美食之都
早在2010年2月,四川成都就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之都”的称号,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美食之都”,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一直是吸引游客的元素之一。
在今年的疫情得到控制后,成都市领导在为复工复产做调研时,听到餐饮商户反映,因为防疫的需要,餐厅堂食只能容纳日常50%的客流量,他们提出,能不能允许商户在门外一定范围内摆摊?这个要求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推出“五允许一坚持”,明确要求疫情期间,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等前提下,允许在一定区域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和夜市、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1595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8260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8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6384个。在餐饮服务业发达的成都,这一举措助力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增加就业岗位约8万个,有力地拉动了就业率。
成都市市长罗强表示,在噪声、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允许临时占道经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但他认为,这些问题通过政府更多的工作来进行平衡,是可以弥补的。
为此,成都市安监局联合城管委等部门专门对露天市场和占道经营点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
罗强强调,要把握好平衡,坚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盲道、消防通道这样的地方坚决不能摆摊设点,但是在公园、开敞小广场等既方便又安全的地方,可以扩大开放的范围。从政府的角度,只要有利于就业,也方便群众,放宽占道经营的做法就应该坚持做下去。
响应众多
处处人间烟火
有人在网上发帖提问:“你同意你的城市开放摆地摊吗?”有人认为:有地摊的城市,更有烟火气。但也有人对地摊给城市管理带来的不便而担忧。
在成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之后,许多城市也开始响应地摊经济的号召。
“五一”假期,山东济南规模最大的夜市——环联夜市人气爆棚,迎来一天5万人次的客流高峰,上千家商户的客流量逐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自从3月21日复工后,环联夜市的人气就节节攀升,环联集团宣传运营部负责人谢伟说,从决定开始复工后,公司就从各个部门抽调人手到夜市的管理岗位上,以前着重于管理治安问题,现在既要管治安,也要加强疫情的防控。“五一”假期,环联夜市仅现场管理人员就有100多名,比往常增加了一倍。在复工复产中,线上直播带货成为消费行业时下最流行的推广方式。环联夜市也在进行着此类尝试。谢伟介绍,他们正准备免费给业户进行专业的自媒体营销培训,让他们多掌握一项技能,多一份收入。
江苏省南京市城管局在5月1日发布的《做好防疫期间临时外摆摊点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表示,具备外摆条件,并且有统一运营管理的特色街区、商业体外广场和开放式公园,都可以向城管部门申请临时外摆。划定的临时外摆摊点区域,应设置明显标志,注明占用区域、经营项目、经营时间、摊点编号等。南京市城管局相关人员介绍,5月1日以来,高峰时全市有134处临时外摆区域、1410个临时摊位,目前有69处临时外摆区域、1119个临时摊位。放宽临时外摆限制,不代表放松管理。在南京浦口区,由于前期统一设置的早餐车使用时间过长,很多早餐车破旧不堪、卫生情况堪忧,部分摊主不仅不维持点位周边的环境卫生,还随意将餐车摆在人流量更大的位置经营,影响市民出行。浦口城管江浦中队在走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后,对辖区的便民早餐点进行了提档升级,统一标识、统一式样、统一定点划线、统一垃圾容器、统一张贴二维码,目前130余个早餐车焕然一新,所有早餐点亮证经营(临时占道早餐经营许可证及健康证)。同时,对摊点经营户建立考核管理档案,从经营设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定点定时、证照齐全、服务态度、遵章守纪等七个方面落实考核,一年周期内扣满12分的,进行停业整顿或取消经营资格。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允许临时占道经营,既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又体现了城市的包容和温度。
5月31日,贵州遵义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地摊区——“跳蚤市场”,迎来上万人流量。据了解,这个位于红花岗区丝钢路的市场受疫情影响,春节后曾长期关闭。前来赶场的人,除周边小区居民,还有坐着公交车穿过半座城而来的市民。50多岁的刘先生,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到市场来转一下。“这里的东西便宜,还能找到原先赶场的感觉。”他说。5月31日上午8时许,市场上摆开的摊位,沿着道路两侧,已长达1公里。市场摊位上售卖的物品,除了城郊农民运来的蔬菜、水果、活鸡、活鱼,还有茶叶、腊肉、现榨菜油,以及各种草药和低端的衣帽鞋袜等。此外,蔬菜苗、水果庙、花卉苗木等也有销售。据介绍,“跳蚤市场”里的摊位,根据摊位大小、位置,以及所售卖的物品情况,每场租金在20至100元区间。这个“跳蚤市场”的管理方,是遵义市红花岗区蔺家坡社区。“保留它,是考虑到很多人有赶场情结,加之所在地有不少失地农民需要谋生,而丝钢路车流量也很少。”相关人士说,本着“既要面子,又要肚子”的原则,决定每周在周日开市半天。
开放地摊
并非放任自流
在城市管理的工作中,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的管理一直是个难点。如何权衡民众营生与城市管理,既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又能显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其实,各地在以往的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政府规章,均有涉及对占用城市道路等摆摊设点的禁止和处罚规定。现在放开涉及摆摊、占道经营等,会怎样影响市容市貌、环境秩序,对管理部门是一个挑战。地摊经济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既可以检验城市管理者的执政理念是否与时俱进,也反映城市管理能力能否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在一禁了之与放任自流之间,城市政府需要拿捏好度,做好地摊经济的平衡术。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平衡地摊经济的各个方面,使其既有市场活力和消费动力,又能达到安全、健康、整洁等要求。
开放地摊经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5月28日,认真总结前期“五允许一坚持”实施情况后,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务助力“六保”任务落实落地的意见》,通过建立更加全面精细的“八项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审慎包容监管的治理方式。“八项机制”中包含不少对“五允许一坚持”的细化。例如,“五允许一坚持”明确,占道经营需在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的前提下进行。“八项机制”则要求,明确可以从事占道经营的街道、路段、时段,以及对每条街道商贩最大容量,实行一街一策、一点一策。同时要求经营的商贩摊主严格执行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八项机制”还明确建立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机制,用粉色宣传单、黄色提醒单和白色行政处罚告知单,对出现违规问题或者投诉问题的商贩摊主进行指导帮助。建立商贩摊区择优拓展机制,在各摊区推选一至两名商贩代表,及时收集和反馈摊区商贩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实施分类处理,进行规范引导,促进市民和商家和谐共存。
一座文明的城市既需要整洁的环境,也少不了烟火气,让更多的群体感受到温暖,城市的文明才更有爱的温度。
(本版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