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凉面香
吴建

    凉面又称“过水面”,就是凉吃的面条,古称为“冷淘”,起源于唐代。凉面清凉爽口,滑而不腻,是人们在夏日钟爱的风味小吃。

    儿时的夏日,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手擀凉面。母亲取一大瓢自家磨的面粉,放入面盆里,再舀半碗水加入,搅拌,揉成面团后,放在桌上拿擀面杖用力擀,一边擀一边撒上少许面粉,直到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面皮为止。接下来,母亲将擀好的面皮一层一层地叠加整齐,切成不粗不细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煮熟,再捞出浸入冷水中降温。待其冷却后,从水中捞出,倒入适量熟菜油,为防面条相互粘连,用筷子将面条抖散,再加入醋、味精、酱油、蒜、香菜等调味品,拌匀了尝上一口,清爽可口,鲜香异常。

    当母亲把一碗凉面放在我面前时,不等入口,香味便已经馋得我直流口水了。凉面入口,暑气顿消,那面条既无珍馐的精致食材,也无佳肴的诱人色彩,有的只是平和宁静的家常味道,然而,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在天津吃过的一碗凉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端上桌的那碗面条,仿佛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不见一丝热气,大海碗里还堆着许多牛肉丝和黄瓜条,调料也非常丰富,有苹果片、香菜、萝卜片、芝麻酱、花椒油、蒜蓉汁、老陈醋、味精和麻油。夹一筷入口,首先感到的就是清凉,接着就是酱料的清香、面条的滑爽以及黄瓜的脆口,种种快意都涌入口中,让人胃口大开。从毒日头下走上一遭后,能吃上这样一碗爽滑的凉面,再饮一杯冰凉的汤汁,真是惬意无比。

    凉面遍布全国各地,因地方不同,风味也各具特色,如中原(河南)凉面,山西的“柳叶凉面”,兰州的“清汤牛肉凉面”等等,做法也略有差异。诗人杜甫在《槐叶冷淘》一诗中对凉面的做法就有提及:“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诗人所说的“槐叶凉面”,是指用鲜嫩的槐叶汁和面后而制成的碧绿面条,绿色本身就是冷色调,再加上煮熟的面条过水而淘,自然会更给人以“凉”的感觉。宋代诗人王禹,也在诗中描述过“甘菊冷淘”的类似制作过程,可见自唐宋以来,“冷淘”早已成为人们在夏天不可或缺的佳品。

    怕热的人在炎炎夏日里不想张罗过多的菜肴,那就来一碗清爽的凉面吧,拌上佐料就是美味的一餐。如果家里有炒香的花生米或芝麻,就撒一小把下去,这碗凉面定会鲜香无比。

当前:A3(2020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