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开新花
——吉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走笔
杨剑

    “吉安,我们还会来的。”一次旅游,化作一场与文明吉安的温暖邂逅,让深圳市罗湖区的彭申华等6位旅客将吉安留在了最美好的记忆里——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每一项荣誉都在诉说着吉安的美丽与和谐。

    2017年,江西省吉安市以“首次创建一举成功”的优秀成绩,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捧得这张极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后,“文明长跑”依旧激情澎湃,始终步履坚定,高标准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巩固提升,推进“七个常态化管理”“四个常态化提升”工作。在2019年度江西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市本级和13个县中的9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前20名,形成了市县联动、城乡共建、全域同创的氛围。

    志愿服务 传递温暖

    “这都是我闺女呀!”吉安市吉州区文山街道平安里社区73岁孤寡老人欧阳莉高兴地说。5月24日,“闺女们”带着好吃的回家了,帮“妈妈”洗衣服、梳头发,握着手唠家常。老人家红光满面,话语中满是开心。

    欧阳莉的“闺女们”,是市级文明单位帮扶社区的十余名女性志愿者们。她们给老人带去了价值千余元的小礼物,又留下来分头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做按摩,陪聊天……她们热情如火,为孤独的老人带来如春暖意。

    其实,关爱空巢老人这类志愿服务,只是吉安各级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据吉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奉献大爱、善行吉安”志愿服务品牌创立于2014年的学雷锋日,他们的初衷只是建立一个志愿者服务队,在有需要的时候能拉出来搞搞活动。然而,这支“大爱”的志愿队一诞生,其“扩军”速度令他们始料未及。截至目前,全市志愿者网上注册人数达71.49万人,涵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公务员、企业职工、热心市民、中学生等,其中年纪最大者近七旬,发起志愿服务项目33547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25.6万小时。

   文明花开 幸福自来

    精彩的传统戏曲表演,热闹的书法公益讲堂,感人肺腑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战“疫”英雄故事分享会……在位于青原区河东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站就建在哪里。去年,吉安选取泰和、青原、新干3个县先行试点,下拨61万元支持示范扶持点建设。其它非试点县也陆续自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市目前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乡镇实践所162个,行政村实践站1419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400余场,受众达145万人次。

    此外,吉安市还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吉水县、井冈山市获评第六届江西省文明城市,20个村镇获评第六届江西省文明村镇,全市现有省级以上文明村镇90个。评选表彰第五届吉安市文明村镇150个、第十届吉安市文明单位452个、第二届吉安市文明家庭20户、第三届吉安市文明校园20所。

 

当前:B1(2020年06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