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促使人人养成好习惯、村村形成好风气,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道德滋养。
红白事大操大办,婚嫁彩礼钱从几万元猛涨到十几二十万元,办理丧葬事宜杀猪宰牛羊的数量从几只(头)猛增到十几二十只(头);人情礼金过多过滥,借大办生日酒、小孩满月酒、迎学酒等收受礼金……这些陈规陋习不仅造成了村民沉重的负担,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严重败坏了乡村的风气。
凉山州委、州政府把开展婚丧嫁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和酒席乱象专项整治作为创新乡村文明实践的重大课题,指导各县(市)以村组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邀请乡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和优秀团员青年参会,以因支付高额彩礼致贫,因薄养厚葬、铺张浪费返贫,因操办和吃酒席乱象难以脱贫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教育警醒广大群众。并进一步引导群众在依法治国精神指引下,在村民自治法的指导下,把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把彩礼钱数额,宰杀牲畜头数,酒席种类、规模、数量、时间、地点等细则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创建红白理事会负责监督执行,有效消除了炫富攀比、铺张浪费和借机敛财等阻碍乡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顽症痼疾,把礼尚往来提升到了重礼仪、守规矩、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的大道上来,使群众家家养成了喜事新办的好习惯,村村寨寨形成了丧事简办,不铺张、不浪费的好风气。使乡亲们时时感党恩、处处听党话、步步跟党走,在疫情期间切实做到了不走亲、不访友,不聚餐、不攀比,不办酒席不遭罪,为全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凉山州文明办还进一步指导各县(市)在乡村中创建了德古会盟(由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的协调理事会)、彝俗会、红白理事会和洁美乡村、道德评议、禁毒防艾、禁赌防邪等群众性协会组织,带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生活。引导群众在村民大会上创建了“红黑榜”,通过“红榜”表扬倡导“黑榜”曝光批评,促使群众养成健康卫生的好习惯,打造文明和谐的新环境。
凉山州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力举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使村民自治走上了民主化、法治化的新征程,营造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不仅为脱贫攻坚保好了驾、护好了航,还为其它兄弟州(市)因地制宜创新工作举措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