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油气矿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磨溪8井文化广场
川中油气矿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矿权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四川盆地中部,以遂宁、南充为中心,横跨川、渝两地35个县,是川渝地区唯一“油气并举”的资源勘探、油气生产、销售及化工生产基地,年产气量已连续4年保持在百亿立方米以上,2020年将全面建成国内首个千万吨级油气矿,实现历史性跨越。
自1956年以来,川中石油人面对世界级非常规复杂油气藏,打响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开创了四川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60多年来,川中石油人始终不忘“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一路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坚持理念,推动油气事业不断向前,创造了闻名业内的“磨溪经验”“龙王庙纪录”,建成了目前全国唯一的“百亿气矿”,铸就了“百战攻坚、气贯长虹”的攻坚文化,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业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践行优秀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川中油气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重教育、搭平台、展风采,引导全体员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展示职工良好精神风貌。同时,川中油气矿对标“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文化”,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为全面建成业内一流的千万吨级油气矿筑牢精神文明建设根基。

川中油气矿党委中心组学习

川中油气矿“攻坚文化”

川中油气矿基层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现场观摩交流

川中油气矿“石油科普·石油人走进学校课堂”活动
与时俱进
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川中油气矿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问题检视、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紧密结合“四个诠释”岗位实践活动,全矿党员干部更加牢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决“两个维护”。
夯基层,固堡垒,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制度体系愈发完善。聚焦党的组织领导、自身建设和监督保障等方面,构建完善了上下配套、系统集成的党建制度体系。组织生活严肃规范。从严从实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认真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把加强和规范党组织生活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战斗堡垒筑牢筑强。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积极推行中心井站“1+1”党支部书记配置方式,全面指导并规范基层党组织换届改选,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搭平台,育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注重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丰富干部工作经历。赴方志敏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着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由劳动模范、科研骨干和技能骨干组成的攻关团队,搭建起服务油气生产、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平台。同时,深化“三大”青年成长平台建设,高质量举办青年论坛论文发布会,参赛论文实现量质齐升;选拔优秀青年技术和技能骨干同班培训,打造既能操作又会管理的复合型青年骨干队伍。健全完善“2+2”人才库,将优秀的基层管理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纳入川中油气矿级人才库,初步形成了“人才济济”的良好局面。
百战攻坚
“攻坚文化”品牌做优做响
丰富完善文化体系。进一步梳理矿史、企业文化建设史,开展《“攻坚文化”落地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深入分析研判川中油气矿文化建设现状,并围绕企业文化理念的“战略层”“执行层”及传播用语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攻坚文化的体系和内涵。拓展文化展示平台。结合3D技术、沙盘等手段持续更新完善川中油气矿企业文化展厅、龙王庙展厅等文化宣教平台内容,与时俱进,讲好川中石油故事。结合矿属各基层单位中心井站生产生活设施改善、重建,配套建设攻坚文化体系内涵的展示载体,逐步投放多媒体展示机,定期制作企业文化相关的视频、海报进行推送,“声色味”俱全地推动文化向一线延伸。开展“重走川中石油路、重温石油精神”系列活动,助力企业重塑内外良好形象。2019年,川中油气矿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进一步做优、做响、做强了“攻坚文化品牌”。
多管齐下
思想政治根基进一步筑牢
深化理论学习。立足新时代新形势,加强梳理提炼,认真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加强党的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法治企”等学习主题,确保学习目标精准、内容丰富。川中油气矿还始终坚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以扎实深入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精心挑选学习内容和授课专家,将《学习纲要》和《论述选编》(《论述摘编》)作为必学教材,并紧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最新工作部署,逐项抓实学习内容,第一时间传达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川中油气矿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部署,开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智能气田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专题研讨,紧跟形势、紧贴实际,推动学用结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川中油气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全面加强微信等线上媒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宽度和深度。在“攻坚大川中”微信公众号,先后开设掌上企业文化展厅、心灵驿站等栏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阳光心理健康讲座等,取得了良好反响,充分发挥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的线上作用,“指尖上的思想阵地”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活起来、实起来、细起来。
发声有力
唱响企业发展主旋律
营造干事创业主流舆论氛围。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搭建起川中油气矿融媒体工作室运营基本骨架,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渗透融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确保重大热点事件报道多平台覆盖,宣传广度和热度更加集中、有效。精心策划绿色矿山、科技创新智能化发展、冬季保供等重大题材宣传报道,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扩大社会认知和舆论引导力。开展“走进中石油 探访大川中”媒体开放日、“石油科普·石油人走进学校课堂”、“我和我的祖国”遂宁万达快闪活动等对外形象展示及公益科普活动,进一步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川中油气矿,助力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积极履行“三大责任”
传递石油精神
川中油气矿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1999年重组改制以来,川中油气矿已累计向地方缴纳资源税、营业税等税金近30亿元。目前的年纳税规模是6亿元,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和遂宁市“纳税先进单位”。
川中油气矿还对安全环保工作进行了相当大的投入,确保了井站周围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同时,川中油气矿先后在南充、广安、合川、龙岗等油气田周边地区修建了通向油气井和乡镇、村社的公路,将仪陇县马鞍镇至阳通乡30多公里的乡镇公路改建成二级干道公路,承担了营山火车站的改扩建工程等,为促进地方市县交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矿4000多名员工捐款101万元。川中油气矿所属的消防大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参加汉旺小学等单位的废墟搜救,历时10天,救出学生15名。
川中油气矿通过“金秋助学”等活动,为油气田辖区困难中小学无偿捐赠电脑、教学器材、图书、衣物等。2007年,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广安石油希望小学;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龙岗石油希望小学。学校设计先进、装备一流,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载体多样
丰富业余文体生活
在加快推进业内一流千万吨油气矿建设的关键时刻,举办“我们向春天报到”职工新春联欢晚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唱响了川中油气矿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围绕文化建设,突出文体协会的组织引领作用。组织开展“羽动激情 展翅百亿”羽毛球交流选拔活动,在公司第五届职工羽毛球比赛中获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开展川中油气矿首届“爱国杯”五人制足球联赛、第三届“龙王庙”杯五人制青年足球赛,为川中油气矿上产攻坚喝彩加油。组织12名游泳爱好者参加公司职工游泳选拔赛,获得4项第一名、4项第二名和1项第三名的佳绩,并在四川省第二届职工游泳比赛中夺得男子A组50米仰泳第八名;举办游泳培训班和川中油气矿第二届职工游泳运动会,深受游泳爱好者的喜爱,游泳会员达400余人。举办职工舞蹈骨干集训班,创作《爱在春天》《夜·星》等优秀原创作品,推动了川中石油文化的传承发展。

中国石油广安希望小学开学典礼

川中油气矿职工乒乓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