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古称“胡麻”或“脂麻”。清朝吴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开篇所记的第一种农作物,就是胡麻。
芝麻被古人列为“谷物”类,可为民食。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就认为:胡麻——“八谷之中,惟此为良”。王维的《送孙秀才》中写道:“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可见,古人曾以胡麻为饭,只是具体是怎么样的吃法,如今我们不得而知罢了。
其实,芝麻,不仅芝麻籽可食,其叶、花,古人也常食之。
《本草图经》中提到:“苗梗如麻,而叶圆锐光泽,嫩时可作蔬,道家多食之。”又说:“嫩叶可食,甚甘滑,利大肠。”而“茶疗鼻祖”陈藏器则如此记录胡麻花的食用:“花阴干,渍取汁,溲面至韧,易滑。”可见,古人还爱用芝麻花来搭配面食食用。
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对芝麻叶、花的食用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则是食用芝麻籽。
芝麻籽,可以做成各种美食,最著名的似乎当属“芝麻烧饼”——芝麻粒附着于烧饼的表层,粒粒如珠,咬一口,又脆又香。白居易还曾有诗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芝麻籽还可以做“芝麻粥”,朱彝尊的《食宪鸿秘》曾记载:“胡麻去皮蒸熟,更炒令香。每研烂二合,同米三合煮粥。胡麻皮肉俱黑者更妙,乌须发、明目、补肾,仙家美膳。”此段文字,不仅记述了芝麻粥的做法,还记述了它的药用价值,足见芝麻籽也是有“大用”的。
林洪的《山家清供》还对芝麻酒有记载:“赎麻子二升,煮熟略炒,加生姜二两,龙脑薄荷一握,同入砂器细研。投以煮酒五升,滤渣去,水浸饮之,大有益。”把胡麻籽与酒掺在一起,滤渣后再加上生姜和薄荷,饮用时,就会有一种凉飕飕的口感。因此,林洪饮过之后,便随即赋诗:“何须更觅胡麻饭,六月清凉却是渠。”
芝麻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芝麻榨取的油,叫香油。香油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相当金贵的,平常的日子人们都舍不得吃,只有来了客人的时候,家里才会在做菜的时候放上几滴。香油还能医用,如果小孩的嘴上出现干裂或长了口疮,大人们就会在干裂处和口疮上,抹上一点香油,不几日便可痊愈。芝麻秆还能烧火做饭,而且由于它的秸秆比较耐烧,大多数人家还会把芝麻秆留到过年炖肉时候才用。
而我最喜欢的则是芝麻酱。我常将芝麻酱用于凉拌菜中,比如凉拌黄瓜、凉拌豆角,加上一点儿芝麻酱都特别好吃。我觉得,要是没有了芝麻酱的那份香味,那菜的味道也就寡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