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缮 不能娱乐化
朱昌俊

    近日,有网友爆料,甘肃西和县法镜寺石窟内几尊佛像经过修缮后表情“诙谐幽默”。爆料网友指出,这些佛像曾经头部损毁,身体仅存石胎,当地村民自发出资修缮,但修复后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当地文化站回应称:“1998年村民发现佛像头部有损坏,便请匠人做了修缮,原貌没有大的改变,这些属于‘笑佛’,笑也是其特征。”

    这些修缮后表情“诙谐幽默”的佛像究竟是不是“笑佛”,还需要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确认。但是,修缮后的佛像变成了“表情包”,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说,着实是一件让人“笑不出来”的事情。

    近些年,随着一些文物保护常识和纪录片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是国际上通行的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原则。但与此同时,一些“破坏性修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人们尚无法确认,这些变成“表情包”的佛像在修缮的过程中到底被改变了多少,但从其由当地村民自发出资修缮的细节来看,其修缮的专业度确实得打上一个问号。

    一方面,在20多年以前,当地村民就有自发出资修缮文物的行动,这份文物保护的民间意识和自觉,无疑弥足珍贵;但另一方面,法镜寺石窟于1978年就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对其的修缮却靠的是村民的自发行动,这背后或也对应着当地文物保护在制度上的缺位。就此来说,我们不忍苛责当地村民在自发修缮上的“不专业”,但20多年后,当地在文物保护上的制度保障是否真正进步了,能否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应该得到严肃追问。

    从一定程度上说,石窟佛像修缮后变“表情包”,是正常文物保护机制落实和资源保障不到位的背景下,民间“自救”局限性的必然结果。文物修缮是一个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它对人才、资源的要求都有着较高的门槛,是大多数的民间自发行为难以完成的。这些年,无论是对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完善方面,还是社会意识提升、资源配备强化方面,都有着明显进步,但从现实来看,不少方面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其中不乏人才、资源的限制,但对文物保护价值的认知偏差,可能是第一位的原因。在一些地方,文物往往只是发展经济的一个噱头和工具,与之相对应的修缮大多并不着眼于对其本身价值的还原,所以,一些“毁容式”修复、名为修复实为破坏的修缮仍在公开上演。

    结合这层现实,面对20多年前源自村民自发行动的“表情包”式修缮,正确的公共反思应当是,当下的我们如何做得更好、更专业?

当前:A3(2020年06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