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炼“绣花”功夫,绣出精美“里子”
——北京市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杨澜 罗玉琢

吸引居民驻足观赏的体育馆西路墙体景观

整治后的朝阳区军民共建路

志愿者正在为通州区南小园路的文化墙绘图 

安定门街道豆腐池胡同一景 

鲜花映衬下的青龙胡同

东四五条一隅

北新桥街道雍和宫大街街景

东总布胡同

东城区体育馆路文章胡同

西城区金融街下岗胡同口袋花园

朝阳区三里屯街道酒吧门口

门头沟向阳社区路

海淀区星火小学西侧路

 

    “城市的高楼大厦总是相似的,而背街小巷却各有各的不同。”一座城市,最能彰显文明程度、反映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地方,就是藏在城市深处的背街小巷。它们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细化水平,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既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要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曾强调。背街小巷整治,是北京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这道命题的应有之义。只有把一头连着首都发展建设,一头关系百姓民生的背街小巷治理好、美化好、建设好,首都北京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管理,改善市容市貌,2017年,北京市发布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背街小巷治理新样本。

    从修缮砖瓦到增设花箱,从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到见缝插绿建设口袋花园,从建设不停车胡同到“垃圾不落地”工程,从治理平房院落到探索“共生院”模式……三年的时间,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完成3000余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务,涌现了394条传承文脉、和谐宜居的“首都文明街巷”。如今,北京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已经成为一项以弘扬社会公德为基础、以爱国卫生运动为牢固抓手、以生活方式改变为显著特点的系统化工程,改善了群众身边环境质量,打造了“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街巷胡同,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了贡献。

    环境整治    描画背街小巷“高颜值”

    “现在看着这些变化,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三年来这条路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家住朝阳区南沙滩社区的王淑萍说起家附近军民共建路的变化,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欣喜。

    王淑萍口中的军民共建路全长只有620米,位于朝阳区奥运核心区。这些年,随着附近居住小区增多,之前宽敞的“大路”逐渐演变成了“背街小巷”。前些年这里曾经人车混行、游商遍布, 路旁居民楼一层的21处“开墙打洞”小门脸儿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整条街道也一度成为被投诉最多的街巷。

    2017年初,奥运村街道联合城管、交通、公安、工商、食药等多部门共同入户,讲情说理,动员“开墙打洞”的房东主动清退。同时加强执法,查处游商散摊和违法停车,并在道路中央设置隔离栏,规范交通秩序。短短一个月,就打通了军民共建路这个老堵点。

    随即奥运村街道制定了环境提升三年计划,计划在2017-2019年,完成19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街道专门制定了背街小巷整治细则,共九大项27条,既包括路面卫生,也包括广告牌匾、围墙立面等,就连“绿化带无杂草”也明明白白写了进去,确保执行起来不出偏差。

    军民共建路只是北京众多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为了改造广场、释放公共空间,2018年7月底,东城区雍和广场的整体改造工程开始施工,拆掉了围墙,建起了2300平方米的街心“口袋花园”,还布置了别致的绿化景观。“空气好,还有花儿,感觉也豁亮了,这都是政府给我们居民谋的好政策呀。”这是散步在“口袋花园”的居民口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干净整洁的环境,曲径通幽的街角公园,充满古朴和艺术气息的文化墙、外窗护栏……三年来全市背街小巷整治提升3000多条,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开墙打洞、实施架空线入地、整饰立面、路面整修、清脏治乱、绿化美化,打造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不停车胡同,街巷环境彻底“脱胎换骨”,处处彰显着文明的力量,不仅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方便,更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聚焦难题    精细化管理造福百姓

    如果说,主要街道是城市的“面子”,那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是最真实的城市“里子”,连接着千家万户。

    为了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北京将 “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延伸到背街小巷,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实实在在地造福百姓。

    2019年的一个周末,家住大兴区荣华街道天华园一里社区梅园小区的王女士早晨遛弯儿时,发现小区北侧正在装修的酒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担心高空坠物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王女士立即拨通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

    了解到情况后,荣华街道第一时间启动了群众诉求“接诉即办”机制,立即联系该诉求涉及的天华园一里社区居委会、梅园小区物业、开发商、施工方、街道城建科等多家单位,由街道信访办牵头,成立工作组,前往酒店施工现场。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后,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解决方案。

    该诉求的顺利解决,得益于荣华街道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分头抓、协调配合共同抓”的原则,成立了社会治理精细化管理工作委员会。与之类似,和荣华街道相邻的博兴街道也将“接诉即办”工作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网格治理精细化相结合。在博兴街道内,有7台网格巡查车进行全方位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吹哨”解决。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考验城市建设的“硬”实力,更考验城市管理的“软”实力。西城区城市管理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发展难题,积极谋划、科学论证、建言献策,探讨新时代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对策和思路,不断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

    针对大气污染现状,特别是老百姓关注的PM2.5年均浓度,西城区根据道路清扫、洒水和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在降低道路的PM2.5、PM10浓度和保持时间上的利弊,科学设计作业时间、频次、措施搭配等细节,优化作业方案,有效防控道路扬尘。同时,加密重点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种电子监管系统,建设以空气质量预测模型为基础,集成各种环境监测、污染排放、城市运行数据于一体的西城区城市精细化治理平台,开展空气质量预测、减排模拟和效果预测评估,为区域大气污染靶向治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

    在北京,大兴区、西城区的精细化管理并非个例。三年来,在推进背街小巷治理的过程中,北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围绕增强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成立精细化管理委员会,以“绣花心思”精准解决群众诉求。

    突出特色    彰显历史文化内涵

    “燃灯佛舍利塔画得跟真的一样,还配了‘古塔凌云’的诗句,这才是真正的通州味!”现在,经常会有三三两两的居民站在位于通州区南小园路的青砖仿古文化墙前,欣赏着油画彩绘墙面。油画彩绘墙上生动展现了通州老百姓最熟悉的古塔凌云、二水会流等通州八景,每幅画作旁还配有响应的古诗,唯美的画面,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画功,成为了这条街巷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这些手绘的文化墙不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向社会传承着运河文化。”家住南园小区的居民王学军感慨地说。

    而昔日的南小园路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整治背街小巷中,通州区深入基层倾听百姓意见,邀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图案,精心设计了京味十足的仿古墙,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街巷的文化内涵,为百姓打开了了解通州历史的一扇窗。

    在朝阳区劲松乐澜宝邸东侧,有一条长约230米的背街小巷,街巷以“人文劲松”和“和谐劲松”为主题,在洁白的墙面上设置了“北京话宣传栏”,系统介绍老北京的礼节礼数,并辅以“梅兰竹菊”等山水水墨画和松鹤延年的徽派石雕,整条小巷透出古朴与雅致。

    而在紧邻百环家园的广渠路46号楼临着街口,小巷里创作了一组音乐人雕塑,墙上还有红色涂鸦,尽显时尚、活泼的青春元素。这里的小区年轻人居多,以“中国梦·青春行”为主题的文化墙透着朝气和活力。

    东城区体育馆西路的冬奥体育文化墙挨着居民小区,以体育文化为表现重点,在数百米长的白色围墙上设计了56块冬奥比赛项目砖雕。“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砖雕栩栩如生、动感十足,向大家普及冬奥知识,传播体育文化。拂林北路的环境提升结合了传承奥运文化与街区创新发展,采用“奥运彩练”主题设计,道路周边点缀冬奥会运动雕塑、奥运主题景墙等景观节点,增添冬奥会文化氛围。

    崇外大街千米文化墙以“廉政建设”“身边榜样”为主题,用典型事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福大街32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砖雕,宣传主流价值文化;双井街道将原本脏乱的墙面,设计成了独具双井特色的文化墙,展示双井故事。双井街道以29块宣传栏打造文化墙,展示 “双井文化”“双井记忆”“双井风采”……

    三年的整治,让“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胡同风貌得到恢复的同时,也彰显了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理念    探索智慧管理新方式

    “胡同口人多,快去帮忙维持一下秩序,让行人小心车辆。”2017年4月的一天,刚成为西城区定阜街“街长”的什刹海街道城建科科长原黎波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定阜街长约700米,在整治前也存在街道车辆乱停、广告牌匾随意安放等问题。如今,街道西口悬挂着“街巷管理公示牌”“街巷责任公示牌”和“十有十无一创建”3块告示牌,每项内容都有责任人。每天,原黎波和这些责任人都要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巡视,整治效果明显。

    近来,东城区夕照寺西里主线彻底变了样,街巷长王秀云对此深有体会。过去,3米多宽的小巷占满了无照经营的蔬菜水果摊位,加上歪歪扭扭拥挤停放的汽车、自行车等,周边居民即使想出来转转,都没有落脚的地方。如今,这里占道经营的小商贩和私搭乱建全都消失了。作为街巷长的她,自上任以来每天7点都会准时到街巷转悠一圈,察看是否有待解的问题。除了每日巡街,王秀云等街巷长还有一个“新型”科技武器——“街巷通”APP,在上面能够随时察看所辖街巷的环境类案件上报、分布及办理情况,还可以察看环境案件的详细信息,并进行跟踪、督办。

    丰台区出台《丰台区实施城乡环境“街长制”管理办法》,辖区328条道路全部设立“街长”,街长由各街乡镇党政一把手担任,停车、违建、绿化等“全包”;西城区德胜街道辖区内67条背街小巷全部安排了街巷长,街长由街道处级领导和科级以上干部担任,搭配一名街巷秘书长,下设街巷理事会,其职责是协助街道、社区加强居民自治管理……在探索背街小巷治理中,北京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智慧管理方式,在一些街道设置“街长、片长、巷长” 的“小巷管家”制度,选派街道、社区等党员干部担任,重点治理开墙打洞、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城市顽疾。街长负责街道整体规划,片长负责辖区内的调研和统筹工作,巷长负责环境维护,专门针对改善群众身边环境质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负责清理街巷的乱停车、乱占道、违规广告牌匾、道路破损等乱象,从面到点落实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

   共治共享    激活全社会活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治理背街小巷,依然离不开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只有激活全社会的活力,多方共治,才能实现共治共享。

    西城金融街社区党委根据街道部署,建立了“12345”的日常巡查机制。即街巷长、社工、志愿者、楼门院长、信息员五支力量为线,采取“一巡、二报、三处置、四反馈、五监督”的监管形式,将“线”连成“片”,对辖区内实现全面巡控,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在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中,北京在细微处见功夫,广泛听取民意,让群众监督评判,发挥各类志愿者作用,吸收专业力量的“智库“优势,把责任规划师作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的专业顾问团队,打造百姓最宜居、最满意的环境氛围。

    以党建引领方向,形成推动基层治理和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双报到”常态化,秉持“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党员的心到才是报到”的理念,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及社会单位共同参与治理,织牢城市基层党建“一张网”,为背街小巷治理与文明创建注入强大动力。保证每条背街小巷有政府代表(街长、巷长)、有自治共建理事会、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有街区治理导则和实施方案等,形成合力推动文明街巷创建。

    同时,以自治推动共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创建和背街小巷治理。在全市推广“街巷长”制、小巷管家经验,发挥社区居民自管会、商会等各类新型社会组织作用,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自治共建”调动市民的参与热情。此外,北京还以典型示范风尚,使人人参与治理、人人呵护文明蔚然成风。组织文明街巷、文明商户创建命名活动,开展“美丽街巷我的家”“我家街巷最好看”“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街巷”等宣传活动,将先进典型、整治成果向社会推送,让榜样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年来,北京市狠抓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切实改善了首都市容面貌,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以“绣花功夫”绣出精美“里子”,让背街小巷居民的幸福指数一路上扬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当然,背街小巷的治理,绝非一日之功。今年4月,聚焦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年-2022年)行动方案》再次出炉,提出到2022年底前完成3261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这一次将覆盖全市16个区,让城市更有底气和温度。

当前:B2B3(2020年07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