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思瑜)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为产煤大县,身处“煤田腹地”如何“变黑为绿”,是沁水县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沁水县坚定地走“减优绿”之路,在“减”字上下功夫,核减退出产能;在“优”字上做文章,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在“绿”字上出实招,发挥无烟煤优势,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提高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水平。同时,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县级)、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城市道路绿化为骨架,附属绿地为基础,从城市到乡间再包括山体、公路等,见缝插绿、护绿补绿,小游园小景观遍布犄角旮旯,打造了移步换景的美丽环境。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8.6%,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2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6平方米,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十。
在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沁水县捧回了一张张生态名片:“中国绿色名县”“中国绿色环保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生态魅力县”“全国百佳最美小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随着沁水县的“颜值”和“气质”不断提升,全县经济“体格”和“体质”也越来越好。新能源、新型制造业等一大批企业“择木而栖”,天时建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生物基材料制品等成功落地,以绿色打底的沁水全域旅游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GDP点值不断上涨,在全省45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中位居第一。
接下来,沁水县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共同推进,努力向社会交上一份漂亮的“绿色答卷”,让沁水人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