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云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致富花”与“文明花”并蒂开放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是大同市云州区。习总书记走访了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西坪镇坊城新村,了解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

    近年来,云州区多措并举,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大力发展黄花这一特色产业的同时,以设立公益“爱心超市”、培育时代文明风尚、创建文明村镇等措施发展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一株小黄花 铺就脱贫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的第一个考察点,是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云州区2012年被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有贫困村80个、贫困人口32926人,贫困发生率30.8%。而让云州区脱贫摘帽,并走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路的,正是这一株株小黄花。

    云州区种植黄花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一是种植难,黄花在栽种后要第三年才能开花,第四年才能达到有规模的产量,有长达三年的“空窗期”。农民普遍不愿意等待这三年的“空窗期”;二是采摘难,黄花采摘期短,需要大量的人手;三是浇水难,黄花需要浇“五水”,浇水时间有讲究,浇灌量大;四是加工难,黄花采摘后需要冷藏、晾晒,需要专业的加工车间;五是灾害难,大同地区的恶劣天气较为频繁,对黄花的生长影响较大。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黄花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玉米等一些传统农作物,云州区要想走出自己的特色脱贫路,需要发展黄花,而怎么解决“五难”,成为云州区的重大课题。

    “农业是天然的弱势产业,离不开政府的‘保姆式’服务。”云州区委书记王凤瑞介绍说,“黄花从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摘烘干、市场销售等各个层面,都面临着单独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全区把握扶贫政策机遇,特别是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提出七个方面的扶持意见,全市把黄花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抓,出台了十项‘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一切围绕黄花产业发展,一切服务于黄花产业发展,出台扶持政策21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

    针对种植难问题,2012-2016年,云州区对所有新栽黄花种植户给予每亩500元的补助,从2017年起,对贫困人口按每亩补贴1000元标准补贴;针对采摘难,云州区政府一方面引导本村和邻村人员就地务工,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山东、河南等地的季节性采摘工人;针对浇水难,云州区投资2.6亿元实施了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等12个重大项目,新增和恢复灌溉22.68万亩。连片种植200亩以上,由水务部门免费打井取水,并推广节水灌溉6.21万亩;针对加工难问题,云州区投资建设黄花冷库、晾晒大棚、地头加工扶贫车间等,并向种植户开放乡村所有公共场地;针对灾害难,云州区采取政府补一点、农民出一点的方式,协调保险公司推出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以每亩300元、420元的保费,农户最高可获得5000元、7000元的赔付,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在云州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区黄花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9年年底,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有109个黄花专业村获得了8个国家级品牌。目前,进入盛产期的黄花有9万亩,产值可达7亿元。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下一步,云州区还将着力延长黄花产业链,真正让“小黄花”成为“大产业”。

    老村搬新址 绽放新风貌

    云州区西坪镇的坊城新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考察的第二站。走进坊城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道路整洁干净,一座座农家瓦房错落有致,还有道路两旁投下浓浓绿荫的行道树。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全村通上了天然气,实现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技能培训服务站等也一应俱全。

    坊城新村是一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由原大坊城村和西咀村两个贫困村合并而成,在搬迁以前,村民们大都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窑洞中,条件十分艰苦,两个村子196户412人,其中贫困户就有77户158人。

    “以前的土窑洞,晴天担心开裂掉皮,雨天担心漏雨坍塌。”今年67岁的白高山是原大坊城村的村民,在住进坊城新村前,他和妻子焦凤兰在土窑洞里生活了30多年,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是白高山和乡亲们心里最大的期盼,“如今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居住环境在改善,村民的收入也在增加。搬迁后,坊城新村重点发展540亩黄花特色产业,种植经济林660亩、小杂粮290亩。截至2019年年底,坊城新村7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白高山一家喜事连连,儿子结了婚,自己抱上了大孙子,“最激动的还是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我们。”白高山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心关怀农民,关心关怀脱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相信大家的生活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只是坊城新村的生活在芝麻开花节节高,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州区有序推进以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为主的安居富民工程,改造危房6868户,整体搬迁22个村,新建中心村8个,6040户住上了易地扶贫移民搬迁新居,实现了所有贫困人口住房安全。

    未来,云州区还将继续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季活动,确保群众既能住上新居所,又能过上新生活。
    建设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

    在云州区营坊沟村,“爱心超市”成为不少村民心向往之的地方,走进超市,大米、脸盆、香皂等整齐地摆放着,墙上积分卡兑换标准、管理制度格外引人注目,超市内所有物品不能用钱买,只能用积分兑换。

    2018年11月,云州区借鉴其他城市扶贫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区积极建设扶贫“爱心超市”,建立了对农村困难群众帮扶的新平台、新机制。为了确保“爱心超市”良好运行,云州区制定了村级“爱心超市”4+1+1评分标准,建立了“爱心积分卡”领取物品制度。“4”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内生动力,对包括积极主动参加村集体组织的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注重户容户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村规民约,不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参加非法组织与活动,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主动发展脱贫产业,积极参加技能培训等内容进行评分;此外对最孝子女、最美家庭、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脱贫先锋、最好妯娌、助人为乐、最好婆媳等十佳模范和生活特别困难的低保户、特困户、老党员、残疾人、优抚对象、在校特困生等帮扶特困对象的两类“1”也有相应评分倾斜。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议小组,通过随机抽查、民主评议的方式,按月或按季度,对村民的家庭卫生、掌握脱贫政策、参加村集体活动、孝善敬老、邻里和睦等情况进行评议打分,对故意破坏环境卫生,户容户貌脏乱差,酗酒滋事、打架斗殴、传播谣言、不遵纪守法、滋事闹事告恶状黑状的行为进行扣分。核定结果经村里公示通过后,村民以积分的多少兑现积分奖励,兑换相应分值的生活用品。

    “‘爱心超市’的创办和运行,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营造了人人参与建设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多样需求与社会力量的无缝对接,成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云州区委书记王凤瑞说。

    在建设文明乡风的道路上,云州区一直在积极创新。2019年以来,云州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决战脱贫攻坚,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找准工作载体抓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坚持以文化人,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孝敬廉洁美德,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摒弃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大地。

当前:A1(2020年07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