烩麻食
周丹丰

    烩麻食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陕西美味小吃。据记载,它是由元代的“秃秃麻食”演变传承而来。《饮膳正要》里说,“秃秃麻食”是用手撇面,以羊肉为配料制作而成,后来经过厨师不断改进,其制作工艺和用料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可荤可素,可精可粗,而且对食材没有严格要求,普通家庭可以就地取材,尤以当地时令蔬菜为佳。和面,手搓,烧火,炒菜,添水,煮熟……一步步工序后,烩麻食就做好了。

    小时候,我最爱吃爸爸做的,吃上一碗,还想再吃第二碗。那时候,我和弟弟妹妹还比赛看谁吃得多,看谁吃得快。直到现在,爸爸制作的场景,仍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制作烩麻食时,爸爸先是从家里的面瓮里舀出来一些面粉,置于面盆里。用庭院里辘轳水井打出来的清凉的井水和面,直至将面粉揉搓成一个面团,再静置面盆中待用。搓麻食的活儿是费体力的,因为要一直用大拇指搓面,所以,我和弟弟妹妹偶尔也会出点儿力,谁也不愿意落后。做麻食需要左手拿面块儿,右手掐一小块儿面疙瘩,用大拇指在案板上或者簸箕里用劲儿往前推,像变魔术似的,小面疙瘩就变成了一个空心的小圆筒状,一个一个的麻食就成型了。只是因为要一直使劲儿,大拇指指尖往往会隐隐作痛。

    爸爸也乐意让我们帮点儿忙。他让我将土豆去皮,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他来做改刀的活儿。他先将土豆切成一指厚的片,再切成一指宽的条,最后改刀成小四方块儿状置盘中。葱切成小段儿,姜切成末,蒜切片,西红柿去掉柿子把儿,切成小方块儿即可,青辣椒切小段,如指甲盖儿大小备用。茄子清洗干净去皮,去掉茄子把儿,也切成一厘米厚的片,再切条儿,并改刀成斜四方块儿。

    有时想要吃麻食里面加鸡蛋的,就在小碗里打入三至五个鸡蛋,放入些许盐、十三香调料搅拌均匀。鸡蛋需要炒熟备用,首先净锅热油,将鸡蛋倒入,待煎至金黄后翻转过来再煎,用手勺取出,放盘中晾凉,切成小四方块儿状或斜四方块状均可。还有的时候想要加点荤菜,那就可以将猪肉或是羊肉等肉类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薄片,便于熟制入口。腌制的方法就是倒入料酒,生抽,盐,几片生姜,蒜,几段葱白,静置入味。制作烩麻食之前,将腌制好的猪肉或羊肉等肉类煸炒至成熟。

    等待一切就绪,爸爸便在锅内倒入适量的菜油,油温烧至七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粒、葱、姜、蒜爆香,再加入少许的豆瓣酱,放入切好的土豆,茄子,刚刚炒熟的肉块等食材,继续煸炒至熟。最后,放入切好的西红柿,大火将西红柿炒到成糊状。接下来,加入开水或者冷水都可以,为了防止粘连,等到水在锅内翻滚时,用双手将麻食划散开,抛入锅里。再用锅铲搅动,大火煮沸。大约十至十五分钟后,汤烧得浓浓的,锅里不时飘散出一股香味,就可以尝尝麻食是否煮熟了。出锅前,一定要撒上些青菜和葱末儿,搅动均匀以后,即可盛在小碗里食用。上桌时,佐以红油辣子、醋、糖蒜等,吃起来酸爽可口,很有嚼劲,也会让人胃口大开。

    呵呵,我把烩麻食说得这么好吃,你是不是也想马上来上一碗呢!

 

当前:A3(2020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