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写真

医院全景图

在建的新人民医院(效果图)

关爱困难儿童

参与义务献血的爱心夫妻

设施先进的外科手术室

援非志愿者黄薇(左)支援莫桑比克卫生事业

开展脱贫攻坚文体活动
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历经79载光阴,现已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近年来,医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仁心仁术、博爱众生”的价值理念,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的具体实践中,全力凸显卫健行业的文明创建特色,充分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负重自强,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设成渝中部重要节点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贡献力量。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院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青年文明号、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欢迎医务人员凯旋

党员服务队进社区进行防疫消杀

临床检验

深入校园开展急救教育活动
文明
——在质量强院中展现强度
安岳县是一个拥有15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医院始终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仁心仁术、博爱众生”的价值理念指导工作,充分展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不断展示实力内功,为广大群众当好健康守护神。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组织体系。成立了医疗质量、药事、输血、病案、伦理、护理、放射诊疗等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完善三级质量与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全部门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的标准体系。着力创新驱动,塑造医院品牌,对重点专科和科研成果按照标准进行奖励。打造学习型医院,激发职工创新活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点建设顺利开展。目前有1个省甲级重点专科、4个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重点专科、4个市级质控分中心、15个县级医疗质控站。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在门(急)诊设置伤口造口、糖尿病教育与管理、静脉治疗护理专科门诊、中心静脉层流置管室,在肾内科设置腹膜透析室,血液净化室开展CRRT,由专科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护理服务。开展护理新技术。2010年至今开展了PICC置管、B超引导下(赛丁格PICC、CVC、腋静脉)置管、新生儿PICC置管、血液透析患者钝针扣眼穿刺及CRRT护理新技术。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耳穴贴压、推拿、蜡疗、杵针等17项技术,2019年杵针治疗7万例次。2017年获省卫计委改善医疗服务优化优质护理示范医院。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对引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拔尖人才、紧缺专业人才以及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人才的一次性补助安家费标准;明确了进修、学习等方面的相应福利待遇,解除相关人员学习深造的后顾之忧;加大对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医院在建设集中期负债压力大的情况下,从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7918.47万元进行人才培养。2017年成功创建为资阳市人才优先发展示范单位。
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加强专家专科门诊建设,增设了周末专科门诊,增设自助设备,上线自助报告打印系统、检查叫号系统、药房排队叫号系统、自助查询系统等,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对 “三无”病人、五保户、贫困人口、公安干警、破产企业享受离休待遇的患者、危急重患者等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患者出院结算时只须向医院支付报销后个人所承担的费用,以有效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畅通异地结算,方便患者就医。实现异地参保人员住院、门诊就诊“一卡通”直接结算,有效缩短参保患者医保补偿周期。2015年以来,医院异地住院病人逐年递增,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创新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利用“317护”宣教平台、工休座谈会、病友会、电话随访、义诊、护理专科门诊、QQ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和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开展满意度调查。护理调研小组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邀请第三方测评公司合作,在全市率先开展院内每季度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涵盖医院诊疗质量、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服务效果、辅技支持、后勤保障、就诊环境、医德医风等多方面,及时通报满意度情况,跟踪整改效果。同时将满意度评价纳入各科室绩效考核指标。
文明
——在公益实践中延伸广度
医院以提高职工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始终坚持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立足点,以塑造医院良好形象为着力点,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行动及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积极参加并完成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任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各项防控工作。聚力聚焦“传帮带”,扎实开展对口支援。支援多家医院及卫生院成功开展医院等级创建,开展对帮扶医院的手术、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新技术新业务开展、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工作,切实提高受援医院的管理技术水平。2014年至今,医院共派出200余人赴受援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安医对口支援模式”在全省卫健系统宣传推广。
靶向服务广大群众,彰显医者仁心大爱。医院1394名志愿者组成的大志愿服务队伍,2014年至今开展捐资助学温暖贫困学生、关怀慰藉社区老人、帮扶肾病患者渡过难关、关爱陪护儿童健康成长、义诊宣传教育助健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慰问关爱儿童351名、老人260余位,资助学生71人次,资助金额达15万余元。为3名肾病患者提供特困补助4万余元,为社区捐助建设资金7万元。16名志愿者成为骨髓干细胞捐献者,3人登记人体器官、遗体捐献,739人参与无偿献血。
深入12个县城社区,67个乡镇社区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79个,开展专科疾病义诊活动24场次。2016年,医院被评为资阳市首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单位;被资阳市红十字会评为2015-2017年度红十字先进集体。“守护天使·护佑健康”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18年资阳市文明委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文明
——在倾情帮扶中拓展深度
自2015年9月参与驻村帮扶以来,医院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勠力同心,倾情帮扶,2018年帮扶村顺利通过市、县验收考核,圆满完成“村摘帽、户脱贫”任务。医院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强担当、扬优势,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医院始终坚持城乡结对,联动帮扶,加强干群交流纽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统揽,突出党建引领驻村帮扶的积极作用。抓结对共建激发凝聚力,深入推进医院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医院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主动捆绑责任、资金,配合制定党建、扶贫等问题清单。2016年,帮扶村党支部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实现了晋位升级的目标。抓走访调查激发向心力,积极参与帮扶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县党代会精神,脱贫攻坚政策宣讲等主题党日活动,派遣专业医务人员担任农民夜校授课教师,普及健康保健、急诊急救等知识,定期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调查了解,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抓社会责任增加战斗力,积极展示医院公益性,承担社会责任,选派1人参与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选派4人到鱼山村、三圣村、天公村等村任驻村队员,并督促其全方位投入脱贫工作。
医院始终坚持全程参与,贴近群众,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认可。医院突出“便民利民”规划组织,深度参与鱼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推进、资金监管等重点难点工作,定期听取、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督促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突出“行业优势”分步实施,坚持落实医院精准扶贫“三送”(送健康、送希望、送温暖)“三助”(助基础设施建设、助产业发展、助村级阵地建设)特色帮扶措施,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群众受益持续推进,积极开展以购代扶活动,参与全县新春大集市。通过医院食堂认购、医院职工采购等方式,逐步形成“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医院”的销售模式,解决帮扶村特色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医院始终坚持激发动力,撸袖子实干,夯实脱贫奔小康的基础。对标“四好村”建设标准,医院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立足长远,整体规划,着力破解“两不愁三保障”发展难题。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坚持斗志不能垮、干劲不能松,深入参与“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组织帮扶责任人逐户开展大排查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着力破解提升内生动力的瓶颈,深入推进感恩奋进教育,把调动贫困群众生产积极性摆在重要位置。持续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座谈会,在全村选树一批先进典型,累计表彰脱贫先锋、致富带头人等模范110名,进一步弘扬了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正能量。
着力破解特色产业薄弱的束缚。主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措施,支持帮扶农旅结合的发展目标,积极谋划帮扶村下一步发展。主动对接县老促会等部门,全力帮助特色产业发展。紧紧抓住打造鱼龙山以乡村生态、农事体验为主题的乡村休闲度假景区的历史机遇,协调配合启动温氏养猪、鱼龙山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花椒、黑山羊等产业发展。
医院累计减免贫困群众住院费用1.5万元,下拨道路、村办公室维修等资金54万元;开展义诊8次,赠送价值约2万元的药品,服务群众900人次;资助贫困户家庭学生26人次,资助金额达3.2万元;下发产业发展鼓励金0.8万元。
驻村工作队1名第一书记、1名队员荣获省级脱贫攻坚的奖项。医院荣获省“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县脱贫攻坚先进帮扶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组织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微电影《一户不落》荣获2019年“村头杯”第五届中国微电影文化艺术节最佳编剧奖。
文明
——在同心战疫中彰显温度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党委、行政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的部署,带领“白衣战士”吹响冲锋陷阵的集结号。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顽强奋战,抗击疫情。
2月7日,医院呼吸内科医生陈志、ICU护士长张玲奉命出征,支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负压隔离病房坚守奋战一个月后凯旋。2月9日,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黄丹、感染性疾病科护士罗尧、置管室护士肖琴琴、呼吸内科二病区护士李秀主动请缨支援武汉,并在奋战37天后凯旋。他们与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一道,共护理4067名确诊轻症患者,为取得战疫胜利贡献了安岳卫健人的力量。
医院广大党员、职工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1000余人组成疫情联防联控志愿队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开展交通卡点监测,坚守阵地连夜查验,严防输入;畅通患者入院初筛、发热门诊诊治绿色通道,严格实行三级分诊管理,为进院的患者及家属测量体温;主动请战支援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把牢抗击病毒的前沿阵地。党员先锋队3次深入社区、街道,展开“敲门行动”,参与对社区3000余住户的走访,认真细致开展排查,普及防疫知识。党员突击队穿梭巷道楼宇,身着红马甲,肩背喷雾器,手持喷雾枪,不留死角开展消杀。党群志愿者助力医院“爱心食堂”不打烊,利用休息时间加入“移动餐车”队伍,化身“外卖配送员”送餐上门,每天送出1500余份暖心餐;为130名职工免费理发,让他们精神抖擞投入战斗……他们以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护佑健康的职责使命,展现出了医院全体党员职工有召必应、使命必达的拼搏精神。
“医院将乘势而上,开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安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蒋仁发深有感触地说,“以示范引领弘扬正气,多措并举倡树新风,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挥文明创建凝神聚气、提振士气、淳化风气、滋养心气的作用,让医院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