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高丰村 依托枇杷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贵志龙

    “这个位置放床,那里摆一个书桌……”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乐跃镇高丰村党支部书记杨再平对装修工人说。

    还有一个月,这里将被改造成康养旅游农家小院,以满足游客的餐饮、住宿需求,这也是德昌县农旅融合发展的首个即将投入使用的村集体经济项目。

    第一乐章——

    枇杷种植致富曲

    高丰村坐落于螺髻山西麓、安宁河畔。十多年前,这里一直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温饱解决后,发展却成了问题。

    2005年,杨再平外出办事,发现外地枇杷价格高、效益好,便动起了种枇杷的心思,特意邀请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党委书记谢洪江实地考察。他被告知这里光照、水源充足,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枇杷。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杨再平准备将承包地全部种上枇杷,父母提出反对意见:“如果没有收成,全家人吃什么?”但是,一心想要改变现状的杨再平顶住压力,带领一部分村民搞起了试验。

    经过3年多时间的精心种植,2009年,有的农户家的枇杷卖了5万多元,亩产效益高出种植水稻或玉米的好几倍。看到了收益,越来越多的村民陆续种起了枇杷。在谢洪江教授的指导下,当地枇杷种植实现2年挂果,5年进入丰产期,以高丰村为中心的德昌万亩枇杷产业园区逐渐形成。

    如今,高丰村超过90%的村民种植枇杷,超过90%的土地成为枇杷园。2019年,全村种植枇杷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民超过50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原本的森林绿化率已经超过60%,再加上广泛种植枇杷,2020年1月,高丰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第二乐章——

    乡村旅游康养曲

    2016年,高丰村被德昌县列为“四好”创建试点村,以此为契机,村两委带动全村掀起了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的评先争优活动。“正是因为高丰村家家户户和睦,村社干部有统一的目标和明确的分工,整个村的产业才会发展得这么好!” 高丰村原党支部书记李辉忠欣喜地说道。

    “村民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跟着变好了,关键是高丰村制定了大家都要遵守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划定公共卫生责任地段……”对村里的情况,李辉忠如数家珍。

    为了让硬件达到软件的改善水平,村两委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2019年度投入资金500万元,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德昌万亩枇杷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完成,彩色步道在郁郁葱葱的枇杷林里蜿蜒,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枇杷园区全貌,令人心旷神怡。

    依托枇杷种植,高丰村陆续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办家庭农场,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和枇杷、桑椹采摘园。1社村民黄敬学说:“我以前主要搞房建,4年前腾出自家5间房屋搞住宿康养,游客还可以到我家果园里体验采摘乐趣,每年能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和黄敬学一样,另有十多户村民也搞起了康养旅游服务。

    第三乐章——

    集体经济成名曲

    “村民富起来了,但是村上还穷得很,不说修沟修路,就是买两个大垃圾箱,都要向镇上和县上争取资金支持。”杨再平无奈地说,“一栋矮小的村活动室,就是高丰村集体的全部资产。”正在高丰村两委为集体经济发展发愁时,德昌万亩枇杷产业园区获得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项目支持。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和一个有能力有闯劲的领路人。高丰村“两委”迅速召开会议,商议组织村民入股、流转土地等相关事宜。经过多次讨论,确定了“立足园区建设,村集体承建配套服务设施,产权归集体所有,依法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

    目前,高丰村已打造了集乡村生活、休闲养老、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康养民宿和1500平方米的枇杷交易市场,建成240平方米的冻库,购买了600立方米的冷冻设备。这些项目为农产品提供冷链仓储,延长了销售时间,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乐跃镇党委书记银德志介绍:“今年主要集中修建、改善园区硬件设施,保守估计,通过出租冻库和康养住房、收取交易市场管理费用等方式,高丰村集体将有15万元的收入。明年园区全部运转起来,预计收入能增加到30万元。”

    依托开放式农业主题公园、园区交易中心和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旅游做足加法,未来高丰村集体经济的蓝图已经绘好。

 

当前:B1(2020年09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