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竹村:乡村展新颜,村民日子甜
本报记者  漆世平

    ■ 新闻提示:

    鱼竹村是四川省宜宾市珙县距离“6·17”长宁地震震中最近、受灾最为严重的行政村。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面完成”“城镇看双河,农村看鱼竹”的工作要求,鱼竹村紧扣本村实际,把推进灾后重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自治水平,让全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村民们住进满意的新房子

    “敲锣打鼓台前站,打伙说个三句半,鱼竹灾后面貌变,该点赞!去年地震太无情,山垮屋塌且伤人,各级领导赴灾区,急行军……新村别墅展新颜,生活设施样样全,乔迁新居有特色,日子甜……”三句半《鱼竹新貌》道出了地震发生以来,鱼竹村儿女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倾情帮助下重建家园的奋斗过程,也道出了鱼竹村一年多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地震后,鱼竹村大部分房屋严重受损。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成为摆在村两委干部眼前的首道难题。据鱼竹村党支部书记熊松介绍,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该村最终选定了14个聚居点,村民可自由选择自建或统规联建。

    在鱼竹村大蓝田灾后重建聚居点白墙灰瓦的新居里,村民杨世云告诉记者,他们家以前住的是平层的木瓦房,在地震中受损成为D级危房。他家选择了120平方米的统规联建住房。“新居的设计风格我们都非常喜欢。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巴适的房子。”

    如今,在各灾后重建聚居点,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村民们陆续搬入新居,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加强自治为乡村注入更多活力

    推进灾后重建时,鱼竹村召集离退休干部、教师、党员、致富能手等组成乡贤队伍,以开院坝会、拉家常等方式教育村民、动员村民。

    今年71岁的张世鑫是一名老党员,也是鱼竹村乡贤。关于“地震D级重建补助政策是什么样的”“如何防疫”等问题,村民们总喜欢来问他。邻里有冲突、家庭有纠纷,大家也愿意找他来调解。

    为了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村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鱼竹村两委探索成立了村民自建委,由村党支部书记任自建委主任,小组长任副主任,每个聚居点推选3至5人为成员,参与聚居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监督。

    “目前,各聚居点建设基本完成。为提升自治水平,我们又在村民自建委的基础上探索成立了由聚居点内党员带头,乡村教师、退伍军人、乡贤人士共同参与的自协委,即村民自治协助管理委员会,带领全村14个灾后重建聚居点105户农户共建共治,实现了有序治理。”据熊松介绍,自协委下设纠纷调解组、环境整治组、资金管理组、文明劝导组、产业发展组、安全巡逻组、文化建设组7个小组,共同管理聚居点事务,制定了自协委和工作小组工作制度,公开工作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身边好人弘扬文明新风

    “地震导致村里90%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为了让村民及时了解重建政策,我想方设法吃透政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62岁的鱼竹村三社社长、“珙州好人”获得者张守均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为了让村民住上满意的房子,张守均每天都要到本社的两个灾后重建聚居点催进度、检查安全、看工程质量。有一次,一个聚居点工地突然断水,他带着两个村民开了几公里路的车,又步行走了近两个小时,从源头查找管线问题,最终发现是有一处水管被大雨冲开了。“经过抢修,施工有了保障。我们也松了口气。”张守均说。他以责任担当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当前,鱼竹村正在抓紧推进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过程中,全村涌现出了不少像张守均这样优秀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道德风尚,倡导文明新风,激励着更多人为全村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B1(2020年09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