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朗诵”是发自劳作生活的光明音符
与归

    前不久,一则农民工在工地上手捧两块红砖朗诵《再别康桥》的短视频,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富有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的播音腔,虽然有些字发音并不准,但这位农民工还是惊叹了无数网友。

    这位被称作“工地徐志摩”的农民工名叫李小刚,是一位工地装载机司机。工地工人是公认的当下最辛苦的工种之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在工地上打拼多年的李小刚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喜爱的朗诵充满兴趣,他让我们看到,那些优美的诗歌,不仅可以是文艺青年的生活佐料,也可以是工地工人的志趣向往。

    李小刚走红后,媒体对他纷纷进行报道。他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在2019年接触到短视频平台后,以工地生活为主题发了几条短视频,得到了一些粉丝关注。后来,他又突发奇想,“把自己在工地上读诗的样子发到网上,会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就这样,《将进酒》《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工地版诗朗读作品登上了“小荧幕”。

    其实,李小刚这位面庞黝黑而沧桑的“大叔”只有35岁,是标准的“80后”。如今,李小刚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已经拥有近30万粉丝。他说,对于未来,他没有想得太多,唯一的愿望就是不和诗歌朗诵分开,这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朋友。

    这又让人蓦然想起,在东莞图书馆看书12年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也许他们在物质上不算富足,但是在精神上,他们从没有放弃对理想与爱好的追寻。

    事实上,在李小刚之前,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曾出现过很多农民工的各种励志生活片段……他们大多一闪而过,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正是这些人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他们不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还心怀纯真与希望。这就是真实的社会,这就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平凡中不断奋斗,暗淡中闪烁光亮。

    借助互联网技术,“李小刚”们不仅是在分享自己对一些诗歌的朗读,更是在分享一种普通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输出自己的形象,也应有被听见、被看到,进而被理解、被鼓励的反馈。

当前:A3(2020年09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