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通川区大手笔做好文明城市品牌文章
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通川有礼”系列活动,着力打造“通川有礼”城市品牌。“通川有礼”系列活动以“1237”为架构体系:即实现一个总目标,以党员干部“明大义、懂规矩”、人民群众“知礼仪、守礼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礼有节有底蕴的城市新名片;要坚持以礼护法、以德养礼两个原则;确保三年上台阶、六年见成效。通川区将实施有礼标识塑造行动、有礼故事传送行动、有礼居民提升行动、有礼文化共建行动、有礼产业提升行动、有礼标准推广行动、礼通天下传播七大行动。
“通川有礼”建言献策倡导商业文明圈
9月4日,一场主题为“通川有礼,西城之名师讲礼”的交流座谈会在西城街道办举行。座谈会邀请了郑景瑞、韦德安、王仕斌、吴青山四位达州文化名人,各社区书记以及商户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通川有礼”活动建言献策。
“我们的行动,可以体现在维修一段城池、设立一个中心石、请回一位凤凰姑娘、保护一条老街巷、打一口探花井等具体工作中。”“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找准站位,每一个服务业人员都需要有窗口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郑景瑞在座谈会上谈道,一条条建议切中要害,现场嘉宾们从大局观念、历史传承、具体形式、主题归纳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形成一股思想碰撞的激流。
大北街商圈属热闹繁华地段,大北街商圈的商家代表主动到文明经商签名墙上签名,大北街街区党支部书记向商户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商户从我做起,主动作为,文明经营,树立文明诚信的道德风尚;大北街街区自治委员会主任代表商家作出承诺: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诚信立身、诚信经商原则,努力营造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后参加活动的商家代表和街道办代表纷纷走进商店,群众们纷纷表示活动形式新颖,切身感受了大北街商圈的文明氛围。
“通川有礼”让小区环境变模样
为了搞好“通川有礼”主题活动,该区朝阳街道御景上城小区以党员干部“明大义、懂规矩”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党员、双报到示范作用,利用周末时间为“小”居民开设“有礼”微课堂、赠送“红书包”学习资料等方式,传递爱党、敬党、向党的红色情怀及知礼、明礼、守礼的教育风尚;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精准落实小区“有礼”志愿服务项目认领,建立党员“有礼”积分管理制度,实行党员及志愿者积分兑换学习书籍及生活用品,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朝阳街道御景上城小区开展了“有礼文化”共建行动,以楼栋党小组长为发起人,主动上门征集楼情民意,设立楼栋“知礼单”“守礼榜”“讲礼堂”,实行走访、反馈、协调、整改、督查“五步工作流程”,实现小区居民有“礼”可依、有“礼”可循;以楼栋为单位,全面构建起“民事代办、民情代诉、民意代达”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小区“5分钟便民服务圈”,以“服务创造感动、品质成就未来”为取向,小区物业在各楼栋大厅设置了“有礼便民箱”,将创口贴、小纸巾、垃圾袋、针线包等各类生活小物品放入其中,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有礼;因地制宜打造“有礼长廊”,依托法治文化、德育文化、孝善文化等中国传统文明,发动志愿者定期开展新“24孝”、家风家训、睦邻亲友等宣讲活动,进一步拓展小区书香和谐、幸福文明、温馨宜居文化建设。
朝阳街道御景上城小区以“御景视窗”为平台,开设新闻速递、每周一歌、今日讲坛、政策发布等8个板块,通过上门采集、楼栋推荐等方式,每周定期为小区居民中的“孝善之星”“公益之星”“老兵之星”等道德模范精心编制“有礼”短片进行滚动播放,充分展现、传递他们在厚植爱党爱国爱家情怀、引领文明风尚的担当作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演绎“御景有礼”微电影,以居民群众为主体,小区党支部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每月为小区居民量身定做“传礼清单”,搭建“传礼平台”,以“爱心募捐”“睦邻节”“御景之星评比”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活动为载体,凝聚起居民群众的敬礼、遵礼、赛礼的意识,促进推动邻里相亲更和谐、守望相助更密切,使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变了模样。
“通川有礼”助推城乡文明新风尚
通川区为了推进有品质的通川建设,着力打造“通川有礼”城市品牌,将创作有礼LOGO、有礼卡通形象代表、有礼宣传片等。建设打造“有礼广场”“有礼街巷”“有礼楼亭”“有礼公园”“有礼博物馆”“有礼陈列馆”等标志性城市景观和“礼仪小镇”“有礼村社”“有礼学校”“有礼医院”“有礼窗口”“有礼车厢”等有礼文化示范点,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国学经典”“优化营商环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实践”“法治、德治、礼治”等为主题开展巡回宣讲。组建宣讲团,以“身边人讲身边事”,深入农家院坝、工厂车间、社区街巷宣传宣讲通川故事,推动移风易俗,助推城乡文明新风尚。
通川区还将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通川有礼”专题研讨,总结提炼“通川有礼”核心内涵;在线上线下开展“通川有礼”大讨论、“通川有礼”大家谈活动,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大力倡导“言谈有礼、举止有礼、做事有礼”,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社区)、文明校园、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文明细胞”创建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睦邻活动”,引领文明新风尚。整治“失礼行为”,在全社会征集并开展“10大失礼行为”整治活动。同时开展“通川有礼”志愿者招募培训,在汽车站、火车站、商业中心、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建设“通川有礼”志愿者服务站,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通川区还将建立非遗保护中心,开展非遗普查和整理研究,建立县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非遗展览馆(博物馆);依托全区中、小学校建立各类非遗文化项目传承基地,按照“一校一项目,一校一基地”,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并按照一镇一特色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强对全区历史文化街区、城区老旧院落、名人故居和传统古院落的保护力度,探索建立发展休闲旅游、民间工艺作坊、地理标志产品等特色产业的新模式,打造文化古镇(村落)。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大对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塑造良好的文明形象。大力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组织学生参加“通川有礼学子”之“日行一孝”“日行一善”等系列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爱通川、人人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通川有礼”奏响特色品牌文化大乐章
通川区加快特色小镇、文创街区建设,积极引进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娱乐中心、主题赛事等项目建设。推出美食游、生态游、康养游等产品,研发生产具有文化底蕴和通川特色的“通川有礼”文旅纪念品、文博衍生品等文创产品。传承发展通川特色工艺,完善通川中华老字号名录,加强一批老字号的文化研究,打造提升扶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通川老字号。与旅游行业协会以及大型旅游网站、旅行社等企业合作,开展“礼游通川”活动。进行“通川有礼”商标注册、培育、保护、监管,引导和鼓励企业申请使用“通川有礼”集体商标,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开设“通川有礼”专店专柜。
“通川有礼”人人参与树立好榜样
通川区将制定“通川有礼”市民公约、“睦邻”公约、“村规民约”、新时代“礼经”,用有礼公约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编印《“通川有礼”标准手册》,在政务服务领域、教育领域、卫生领域、公共交通领域,制定行为准则,明确各行业从业人员道德规范、仪表礼仪、工作要求等。
通川区将着力创作一批反映通川历史文化、具有较大影响的文艺作品,重点创作一首城市形象歌曲,推出一个小品相声作品,打造一台精品大秀,开发一组特色文旅产品,制作城市品牌形象宣传片、短视频,在主流媒体以及客流密集区进行宣传。集中全市、全区媒体资源持续开展“通川有礼”主题宣传,在“今日通川”APP开设“通川有礼”栏目;承办或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半程马拉松”“达城之春”“元九登高”(地方节日)等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等活动。并在各类公务、对外活动及市政设施、公共交通工具、主要公共场所、人流密集地,广泛使用、推介“通川有礼”城市品牌的标识,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营造“通川有礼”人人参与、践行、受益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