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油渣,那可是我自小就刻进记忆深处的美食。那黄黄的脆脆的、咬起来喷喷香的油渣,一想起它,心头就会生起缕缕温馨。
记忆中的油渣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在那个一年吃不上几顿肉的年代里,只有在杀年猪或遇上重要的节日,家里才会熬点猪油。小时候,我最爱看母亲熬油了,总是眼巴巴地守在锅边,看着那白花花的板油或厚厚、油油的肥猪肉在锅里滾动,火一上来就听吱吱的响声传来,那声音美妙极了,接着便有一股油香在伙房里蔓延,一缕缕的直往鼻子里钻,惹人垂涎勾人食欲。待肥肉熬得呈微黄色时,母亲就用铁笊篱捞起轻甩几下,把余油沥沥干净,那余热尚留、油香扑鼻的酥脆油渣,就等着我去享用了。
现在人们买肉常拣瘦肉多的,过去买肉却专挑肥的要。因为那时候买肉不是为吃肉而是为了炼油。母亲为解我们的肉谗,她在熬油时常常不把油熬得很干,如果油渣熬得太干,便不好吃了。吃母亲熬的油渣,偶尔会从中咬出一股喷香的猪油来,得到一丝难得的吃肉感觉。现在想想,在那个人们恨不得在半斤肉里熬出六两油的年代,母亲能大度地在油渣上留点油星,有时甚至为了油渣口感好而用五花肉熬油,实在是饱含了母亲深沉的爱。
油渣的吃法有很多种,怎么做怎么有味。趁热时将其从锅中捞出来,便是一道不错的佳肴了,即便是干吃,那黄澄澄的油渣也是相当可口的,咬在嘴里嘎嘎直响,如果奢侈一点加一勺白糖,或者倒些酱油伴点葱花,那味道就更地道了。油渣在我们家还是一种上好的馅料,家里每每熬猪油,母亲都要留一点,将它切细,然后拌上青菜或萝卜制成饺子馅,这样半荤的馅自然要比净素的馅有味得多,嚼起来油而不腻,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不失为一种口感颇佳的美味佳肴。
现代人讲究吃得好,更讲究吃得科学,油渣自然也就少有人理会了。即使饭店偶尔还有油渣炒小白菜之类的,菜做得再好也不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就如同物是人非。有时为回味过去的生活,我也吃点油渣,但已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向往。现在,我家的油渣多半是倒掉了,不过它曾带给我的那甜美享受,却是一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