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天华成此景 情歌故里谱华章
——康定市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郭维祥 高瑜 汪青拉姆 

康定市青年志愿服务队

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立牌

公交站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

社区志愿者开展便民咨询服务

文明宣导志愿服务

康定市实验小学“开学第一课”

东大街小学“书香满康定·置邮行万里”阅读活动

路口设置的文明城市创建绿雕

 

    走在《康定情歌》的故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大美天成的自然风光、古朴厚重的民族文化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美丽整洁的环境、淳朴善良的人民、规范有序的管理、便捷高效的服务等,提升了城市的品位,更赋予了城市无限的魅力。2013年以来,康定市创建成为甘孜州首个四川省文明城市,后又荣获第三、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州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在此基础上,康定持续聚力,奏响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强音,谱写追求卓越的现代城市文明奋进之歌。

    聚文明之力

    甘孜州委常委、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曾说:“我到康定工作4年多了,深感这是一座有温度、有个性、有底蕴的城市,13万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康定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融入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州委实施“六大战略”、推进“三创联动”中去推动。

    厚植文明沃土,筑牢精神支柱;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州市联动、领导挂帅、部门合力、全员参与,康定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呵护家园、创造美好生活。上下同心、风雨兼程、追逐梦想,文明的种子在康定处处播撒、生根、萌芽、勃发。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把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今天,东关居民点党支部正式成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请各位同志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先带头做示范,带动辖区所有居民,共同努力将我们东关居民点打造得更好!”今年8月,在康定市炉城街道东关居民点党支部成立大会上,东关居民点党支部书记付明蓉激情昂扬。近年来,该街道不断探索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社区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探索完善小区党建、院落党建,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单位之间的联系,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强化党建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逐步推动党的领导延伸至各个末梢组织,实现辖区党建引领全覆盖,进一步增强落实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塑文明之形

    芳草萋萋,必有良田沃土;繁星熠熠,自有皓月长空。康定市高位推进城乡提升战略,按照“一月八星”城镇布局,编制5个城镇规划,实施城乡提升项目133个,投入35.65亿元推进城镇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和“全民绿化康定行动”同时落地见效,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38.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9平方米,城镇颜值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宜居宜业。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康定市坚持以民生问题为导向,铁拳整治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等顽疾;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坚决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3.3万平方米,为情歌城带来一片通透亮丽。

    同时,康定市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面落实街长负责制,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广泛组织“文明诚信个体经营户”评选,张榜公布诚信守法“红黑名单”,深入推进法治宣传“七进”活动。

    为民服务是基层治理的第一要义,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之一。炉城街道下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其中4个社区涵盖了康定老城区域,人员多、结构杂。为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炉城街道聚焦关心关爱下一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社区综合服务等工作,将需求和服务进行对接,在水井子社区试点打造“党员+服务示范”的综合服务体,构建集“公益服务+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社区生态服务圈;在子耳社区试点打造集课外活动、社区图书室、家长学校为一体的青少年服务中心,为辖区青少年群体提供干净、文明、绿色的活动阵地;在光明社区试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教育基地,依托光明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这个扎实的基础,以社区文艺活动、座谈会、学习教育、群众活动等为平台,不断强化辖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氛围。

    如今,行走在康定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皆是怡人美景。精心打造、提档升级后的溜溜城老街、炉巷诸葛院子、水井子景观,风貌重塑的各类建筑,绿化带里四季盛开的各色鲜花,溜溜康定城迎来文明新蜕变。

    铸文明之魂

    漫步康定城,一条条街道,一座座广场,一幅幅公益广告,都是文化的符号,提升着城市的品位,传递着文明正能量,文明氛围愈来愈浓厚。一座城市的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离不开丰润的道德滋养。在康定大讲堂、市民学校、机关课堂、学校队课中,市民们接受着一轮又一轮崇德向善的道德洗礼。

    全国文明家庭降巴克珠家庭,全国模范检察官鲜丽、首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王洛让、全省优秀第一书记孙学花……一个个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在康定不断涌现,传导着城市温度、文明深度、精神刻度。

    以文化人,艺术养心。康定作家、摄影家、曲艺、音乐、舞蹈五个协会先后成立,中国康定·国际情歌音乐会节、康定四月八国际转山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如一缕缕和煦春风,催开百姓心头的文明花朵。

    “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单位、校园、企业、村镇;“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车辆礼让行人、市民有序出行、排队办理业务,推行公筷公勺……在康定,文明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反映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活跃在各个领域的志愿者让城市的人情味儿更浓。为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志愿服务新常态,康定坚持多方着力、多措并举:

    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保障。各镇(街道)按照有办公场所、有标识、有队伍等“七有”标准,建立了志愿服务中心,230多个社区(村居)、学校(医院)设立了志愿服务站(室),各服务窗口、办事大厅、商场超市均设有志愿服务岗,实现了志愿服务站、点(岗)全覆盖。

    拓宽招募渠道,壮大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康定大力培育由注册志愿者、管理型志愿者、专项志愿者组成的多元化志愿者队伍,以组织格局构建、专业化打造和示范点创建为抓手,着力构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全市党员、青年、巾帼、社区等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建专业队伍,切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康定充分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的优势,组建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关心关爱等诸多领域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针对孤寡老人、困难残疾人、困境儿童、低保对象等特困群体,提供关爱服务,开展公益服务项目。

    搭建长效平台,引导志愿者争当“服务先锋”。康定市积极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搭建奉献社会、服务百姓的长效平台。在社区,志愿者穿梭在居民楼里开展文明宣导;在各大景区,文明旅游志愿者为来往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倡导文明旅游;在各大路口,志愿者配合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维护交通秩序;在各营业网点、服务大厅的志愿服务站点、爱心窗口,志愿者为广大市民提供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小红帽”“红袖套”“红马甲”如同阵阵清新的文明之风,吹遍城市的各个角落,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育文明之花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任。康定把关爱未成年人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构建健康、文明的成长空间。

    开学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向国旗敬礼等各类主题活动,切实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长廊等,充分弘扬红色文化,成为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好场所;“道德讲堂”“讲文明、树新风”“诵经典、扬美德”“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激励未成年人展示文明形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争当美德少年。

    少儿图书馆、流动科技馆、乡村少年宫、夏令营、艺术节等平台,丰富了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素养;“科技筑梦、创新成长”科技节、“书香满康定·置邮传万里”阅读等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们领略到科技与知识的魅力。

    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学校、家庭,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儿童开展心理援助,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市检察院“绿芽”未检团队定期前往各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未成年人的守法意识和自护意识,有效降低未成年人发案率;市政协委员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重点提案落实情况专题视察和协商工作,进一步了解各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围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等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结文明之果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建的过程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有力推手。2019年,康定市GDP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康定市委副书记、市长甲么介绍道。

    文明创建的涓涓细流,从城市流入乡村,汇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8年以来,康定市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等多项荣誉称号。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民生红利丰厚喜人,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如果说城市治理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常态“测试”,那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便是康定经历的一次“大考”。今年年初,疫情来袭,雪域蒙尘。与康定毗邻的道孚县一度疫情形势严峻,关键时刻,一场战“疫”在康定打响。广大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共克时艰。这座交通要道上的城市,牢牢守住了本土病例零发生的防线,13万各族群众汇聚而成的精神伟力,让这片美丽家园坚如磐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天府旅游名县康定着眼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目标,将各项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协同推进,用辛勤的耕耘不断累积丰厚的收获。

    追寻千年足迹、感悟当代芳华、谱写未来华章……康定,这座历史之城、品质之城、文明之城,因为民众内心的坚守,成就了她最美的“有礼”基因;文明城市,标示出这座城市新的“成长坐标”,既是新高度、新方位,也是新起点、新征程。

    在情歌大地上,文明的力量如浪奔流、如潮涌动,雄浑壮阔、磅礴前行。迈向依法治理更高水平,逐梦全国文明城市,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康定对文明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当前:B4(2020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