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 “四个转变”提升城市基层党建 引领社会治理水平
芦蕊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四个转变”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引领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

    从“各自为政”到“开放共享”

    该区建立从区、街道到社区的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兼职委员制,吸纳了260名驻地单位和新兴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各街道社区与513家驻区单位、企业签订共建协议,确定900多个共享项目,引进“爱照护”“易照护”“福寿和”等专业养老机构承接社区服务,在社区推广“女儿团”“党建微帮站”“唠嗑队”等志愿者团队,采取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居民解决家里的愁事。开发“迎泽群工”APP,设立基层党建、事项反映、民事代办等12个板块,居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直接反映诉求。自上线以来,共受理居民群众反映事项32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9.9%。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上门”

    该区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任免征得同意权等六项权利,将各类执法队伍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建立区直机关受理街道社区事务联系人制度,明确1名机关单位班子成员作为办理街道社区事务的联系人,确保街道社区遇到相关问题有人咨询、有人帮助办理。积极倡导“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采用“三进一巡,四问四看”工作法,进家庭、进楼院、进单位、巡街巷,主动上门服务居民,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

    从“社会管控”到“社会治理”

    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居民代表、驻地单位(商户)代表组成六方协商议事平台,按照民主集中方式,通过平等协商,有效解决一大批小区内私搭乱建、老旧小区电梯更换、小区停车纠纷等问题,实现“群众共建”;倡导党员干部每周双休日利用半天时间参与文明劝导、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党员共建”;全面推行“律师进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实现“社会共建”。

    弘扬“邻里节”楼道文化,以楼栋党小组为依托,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引导邻里之间相识、相帮、相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端午节为老人派送粽子,中秋节为老人派送月饼,重阳节组织老人健步走,除夕夜为空巢老人做年夜饭,引领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

    从“强化组织覆盖”到“突出政治功能”

    打破单位建党模式,将每幢独立的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商业片区视为一个联合体,建成31个商务楼宇、8个专业市场、86个商业片区等区域性党组织,覆盖2124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2000余户个体经营户,实现党的组织、活动、作用全覆盖。编印《基层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手册》《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管理记录簿》,制定《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统一社区标识标志、功能设置,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严格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等多项制度,统一每月25日为“支部主题党日”,各党支部组织开展集中学习、集体诵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

    下一步工作中,迎泽区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共筑省城“首善之区”。

当前:B2(2020年11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