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基层治理,以红色组织搭建起“业联体”主体框架,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并激发,聚焦社区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创新“五红五微”工作法,以扎实的服务让居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为打造新时代“两富”西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持“红色引领”,“微公益”彰显大能量。通过组织领航、党员带头、聚焦难点,助推“微公益”深入开展。比如,北商业巷社区党委积极打造“微公益”服务模式,整合辖区各类优质资源,依托社区党建与行业党建互联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服务居民、社区治理相关的“微公益”活动,完成了坡道改造、更换电线、加装暖气、排污管网改造等一批群众的急事难事48件。
用活“红色阵地”,“微课堂”实现全覆盖。通过建强阵地、用活资源,全员覆盖,高质量打造“微课堂”。比如,西交通巷社区党委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以老革命老党员、离休党员为典型实例,精心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塑造时代先锋”宣讲队,不定期举办楼院“幸福庭院微宣讲”“红色讲堂”“家庭小党校”,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学习交流,在社区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鲜明导向。针对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西交通巷社区党委还开设了党建“微课堂”,通过“风筝式”微信群及时推送最新学习内容,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就能学习“充电”;针对行动不便党员、老党员,通过上门送学,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整合“红色资源”,“微帮扶”发挥大作用。通过社区搭台、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实现“微帮扶”全民参与献爱心。目前,已开展各类扶贫帮困活动35次,帮扶重度残疾人家庭或孤老病残等一度陷入困境家庭5户。社区“微帮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爱心力量,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好评。
凝聚“红色力量”,“微治理”助推大和谐。通过目标牵引、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微治理”发挥大效能。各社区党委以“党建促和谐”为目标,围绕高品质、和谐宜居社区建设,积极整合联点单位党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进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小区党支部党员等资源,组建“社区治理好搭档”,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支撑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做到了居民诉求有回应,社区品质有提升。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第一时间获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处理,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利用互联互动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切实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开创社区党建“微治理”新局面。
激活“红色细胞”,“微助力”做优大环境。通过强化引导、人尽其才、力量下沉,激活“末梢神经”,“微助力”提升居住品质。各社区党委引导辖区党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依托互联互动报到单位及机关党员,设立先锋岗,组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激发党员“红色细胞”带动功能,搭建“微助力”平台,推进社区“微助力”模式,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社会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物业公司等各类人力资源向小区汇集,在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解决民生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西交通巷社区党委成立蔬菜小区党建“微助力”专门整治组,目前,该小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居民连声称赞。
下一步,胜利路街道党工委将持续以打造红色·“业联体”为契机,持续深化“五红五微”工作法,为辖区居民群众解决更多的难事,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