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潘诞生是所里的“高龄人”,派出所里的小年轻们都尊称他一声“潘叔”,并时常打趣说,整个派出所的平均年龄都是被潘叔拉高的。从事公安工作以来,潘诞生一直战斗在一线,以尽职尽责的态度,收获了辖区群众的认可。
不曾磨灭的英雄梦
潘诞生1985年从警,至今已经35年了,最初穿上警服时,他的年龄比如今南河派出所全员平均年龄还要小上几岁,满腔热血。“当警察当然是想当个英雄。”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情景,潘诞生的语气里依然有着挡不住的激动,“我们那个年代,警察可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匡扶正义,保护百姓,那多威风啊。”
然而,真正成为警察后,潘诞生才体会到这份职业背后的不易。说起自己的民警生涯,潘诞生更多提到的是琐碎。警察并非总是威风的,基层民警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波澜起伏。潘诞生的一天,几乎总被各种琐事占据:在辖区内巡逻,挨家挨户宣传新政策、防火防盗注意事项,或是一些日常安全防范知识;手头的案子基本都是邻里吵架、房子漏水这样家长里短的事;还有零碎的事务性工作。有时遇上小孩子恶作剧拨打110,潘诞生总会耐着性子对孩子进行一番教导。 “潘警官是我们的贴心人和‘保护神’。”辖区老百姓对他一致称赞。
潘诞生获得过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广元公安系统首届十大爱民标兵等荣誉,也在基层当过十余年派出所所长,现退居二线的他依然一心扑在公安工作上,主动申请到城乡接合区域做一名社区民警。35年来,从小民警到派出所所长,再回归社区民警,潘诞生一直保持着耐心、细致和坚持的品格,琐碎和年龄并没有消磨掉他的英雄梦:“只要还在这个岗位上一天,我就是人民警察,我就要守护人民。”
社区百姓的“潘管家”
潘诞生所负责的社区有2万余名居民,由于处于城乡接合区域,呈现出辖区人口杂、出租房屋多、位置偏僻、发案高等特点。辖区内出警遇到的事,按潘诞生的说法,都是些“疑难杂症”。但再多的“疑难杂症”都难不倒这位经验丰富的老警察。为了让辖区百姓更有安全防范意识,潘诞生把防盗、防骗、防假常识印成宣传单,制成警民联系卡向群众发放,截至目前已发放2万余份。
“提高老百姓的安全防范意识是一项长期工作,特别是现在时代发展快,各种新型安全问题不断冒出来,我们的责任更重了。”潘诞生说。最近几个月,辖区接到的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报警电话不少,南河派出所快速应对,全面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为了尽快让辖区百姓了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潘诞生总是加班进行入户宣传。有一天,一名居民特意来派出所感谢潘诞生,说自己最近遇到了电信诈骗,骗子特别能忽悠,幸好之前听了宣传,有了防范意识,才没有上当。“这就是我加班的动力,早一点宣传到家,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避免上当。”潘诞生说。
不仅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今年以来,潘诞生深入辖区重点单位、村组、小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讲座68场次,深入校园开展法治讲座6场,并总结探索出了群众“安全防范三字经”,在行业场所、重点单位、集贸市场、大型店堂铺面、居民小区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举办“生活与法”广播讲座30期,多途径提升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同时,潘诞生组建了巡逻队伍,采取车、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技防全覆盖,有效遏制了可防性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他还探索了一套解决纠纷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8件,妥善处置苗头问题65件。在他的努力下,辖区的刑事、治安可防性案件及矛盾纠纷逐年下降,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的安全稳定,居民们都亲昵地称他为“我们的潘管家”。
民生无小事
在潘诞生眼中,民生无小事。“我们基层民警,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潘诞生如是说。辖区居民姚某在自建房出售后与买房业主因为产权问题发生纠纷,3年多了,矛盾越积越大,因争执而多次报警。为彻底解决居民矛盾,潘诞生深入走访了解情况,多次与几位当事人谈心。在得知姚某家中有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后,他多方奔走,为其联系到了免费治疗。正是被潘诞生真诚的态度所打动,在多次登门调解后,几位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矛盾得到了化解。
“潘警官,好久来我们屋头吃饭哦。”正采访时,一位居民热情地走过来向潘诞生打招呼。这位叫苟小海的居民挺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以前跟父亲关系很不融洽,两个人一言不合就吵架,吵着吵着就打架,还是潘警官多次登门调解后,自己和父亲才解开了心结。“特别感谢潘警官。在我们社区,就没有潘警官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都很信服他。”苟小海说。潘诞生笑着摆手说:“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就是在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给老百姓办实事。”
57岁的潘诞生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但他的工作干劲和派出所里的年轻人不相上下,他认真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他说:“这样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