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守初心 春风化雨润幼苗
——青海省乌兰县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林洛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体系,让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贡献力量。

    创新工作方法,丰富活动载体。乌兰县创新学校未成年人工作内容和方法,推进社区与学校、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五个和谐”机制,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深受美德熏陶。始终坚持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制度,以“四爱三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和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围绕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文艺汇演、“机器人大赛”“民族团结杯小学生足球比赛”等贴近青少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体活动200余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挥阵地作用,确保身心健康。乌兰县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育人功能,让少年儿童通过体验活动,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乌兰县现有中小学8所,均配备学校医务室;县一中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把心理和青春期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通过举办心理讲座、建立心理档案等多种形式,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积极有效的关爱措施,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工作,成立了4所“留守儿童之家”为全县380余名特殊群体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将校园道德讲堂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全员育人的重要平台,弘扬文明有礼、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尽责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班班建设道德讲堂,生生学习古今贤德,人人争当美德少年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已建设校园道德讲堂60余个,举办道德讲堂活动380余场次,受教育未成年人达万余人次。

    整合各类资源,创造良好环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乌兰县文明办和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不定期开展以网络、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严禁在学校200米内开设明文禁止的营业场所,彻底铲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净化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平台作用,运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刊播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在县城、镇、村(社区)主干道以及广场、车站等设置未成年人公益广告牌;聘请了19名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以法律进学校、结对帮扶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全面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乌兰县扎实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一颗颗德育种子深埋广大未成年人心间,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当前:2版(2020年11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