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即词的格式名称。这些精巧的词牌,每个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幽怨凄凉;或慷慨雄壮。你知道它们的来源与故事吗?
●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浣纱溪”。
由来: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 青玉案
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
由来:谢桃坊《唐宋词调考实》一文中认为,青玉案调为宋人首创,是北宋时期的“时调新声”。其调名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一句。
● 长相思
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
由来:唐朝教坊曲名。调名出自《古诗十九首》:“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句。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 定风波
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
由来:原唐代教坊曲。敦煌曲子词中其一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其二有“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两词为武将与儒士回答,定风波以喻平定叛乱。为此调之始词。
● 念奴娇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
由来:调名取自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伎——念奴,许多诗作中都有其身影。此调以苏轼《念奴娇·中秋》为正体,双调一百字,上阕四十九字,下阕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 点绛唇
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
由来:因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一句而得名。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三仄韵,下阕五句四仄韵。
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