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脉

    有一条河流九曲回肠,两岸锁不住它奔腾的旷达;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大地困不住它万丈的豪迈;有一座建筑凝聚血泪,群山挡不住它坚守的决心。这里,有千年的文脉,这里,是辉煌的中国。

    眼神投向美丽的非遗苗绣。热烈奔放的色彩,古朴却又绚丽,宛如梦境般的幻想。在美丽的绣品中,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对自然万物的摹拟,有对美好事物的描绘。文化的点滴都藏在了那多变的针法和夸张的表现中,随着一代代苗绣女孩的传承,终成了一涓细流。

    手掌扶上雄伟的乐山大佛。七十一米的弥勒佛,头与山齐,足踏大口,双手抚膝,在这个三江汇流处,他镇定自若,一坐就是数百年。它虽没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震憾,可却背负着厚重的佛教文化。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足够支撑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名声。

    脚步迈向远处的敦煌莫高窟。公元三六六年,从一位不知名姓的僧人手中开始,在敦煌的断崖上,一代又一代人开凿出这部中华文明的画卷。看着这一幅幅壁画,千余年历史的画面与声音在脑海中浮现,保留在小小的石窟中,终成独一无二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脉流淌至今,蕴含了华夏先辈无数心血。而如今,我们正是这条文脉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成都市棠湖外国语学校

    高三七班 杨欣雨

当前:7版(2020年11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