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城市建设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质,要坚持不懈抓下去。
2018年以来,阳曲县委、县政府从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出发,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文明县城创建,使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和文明风尚等明显改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荣获山西省文明县城称号。
根据创建文明县城工作需要,2018年,阳曲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总指挥的高规格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副县长任分指挥长的7个分指挥部和1个综合协调办公室(下设9个工作组),实行指挥部、分指挥部、工作组三级架构工作推进机制。各乡镇、责任部门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创建文明县城工作机构,形成了“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配合抓,上下联动、全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创建队伍建设,由县委组织部安排,从党政、民政、教育等县直单位抽调敢于担当的干部到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办公室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设立了专门机构,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工作人员。借鉴社区办街路巷长制管理办法,组建县、乡镇(社区办)、村(社区)三级队伍网络,实行“网格管理+综合督导”的创建模式,利于创建工作中力量的整合、重点的突破、难点的攻克、问题的整改。
在太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阳曲县也乘势而上,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坚持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为行动指南,一方面,加强县城管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开展“三供一业”改革,实施“两下两进两拆”,统筹推进拆违治乱、道路平整、绿化美化、线缆入地、立面整治等工作,大力修建停车场、水冲式公共厕所、群众小游园,整体提升县城风貌,让群众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另一方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村庄清洁行动、垃圾清零、“三清五治”等,加大对“两路一道”沿线、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山坡山沟等重点区域积存垃圾清运力度,加大对居民小区乱披乱挂、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及各类小广告的清理力度,加大对各种不安全、不好看的残垣断壁的拆除力度,对陈旧、破损的公益广告及时更新更换,全面提升城市洁净水平,确保城乡环境清洁有序。
没有群众的参与,文明创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建文明县城伊始,阳曲就从规划、项目、内容、实施等方面认真听取民声、集纳民意、汇集民智、汇聚民力,让群众知道文明创建是与自己相关的事,乐意参与,积极行动,人人争当志愿者,最终建成美丽城市、幸福城市和快乐城市。
群众参与机制方面,阳曲县一是将全县建成区街路巷划分为61个片区,由61名街路巷长包片负责,建立了“定岗、定人、定责,坚持每周三例会”的工作制度。街路巷长每日在责任区内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把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认真履行“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做、实时报、及时记”的工作职责。出台《街路巷长管理奖惩制度》,逐步形成了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培育、常态化服务的街路巷长运行机制,有效破解了城市管理难题。二是实行“网格管理+综合督导”的创建模式,在建成区划分责任片区,明确一名县领导包联工作,通过督查反馈、电话、微信等发现问题,参考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推进机制,实行片区长吹哨、部门报到,逐片逐点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站在新起点,阳曲县将继续全面强化落实创建文明县城各项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思想上再强化、认识上再提高、措施上再推进,下真功夫破解在城市管理、公共秩序、志愿服务、市民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努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新时代文明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