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立发街道: 农家书屋涵育乡风文明
范俊杰  刘禹君

 

    “爸,这里就是我们生活的江苏省。在地图上看,像不像一头奔跑着跳跃起来的牛?这牛的前蹄是南京,后蹄是徐州,尾巴是连云港,脊背是盐城,犄角是启东,嘴巴是苏州和无锡,含着太湖明珠……”11月2日上午,在江苏省海安市立发街道南阳村农家书屋内,村民陈燕正在给她的公公讲解中国地图。

    陈燕是一名80后农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大专学历的她选择回乡照顾孩子、孝敬老人。除了农忙耕作、农闲操持家务,村里的农家书屋是她带孩子、陪老人的理想去处,她的公公由以前的大字不识几个到现在能自己读书看报了。不止陈燕一家,对于立发街道的居民而言,农家书屋俨然成为了他们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温馨港湾。辖区内13个村、社区高标准建成的四星级农家书屋,已经成了居民们的“精神乐园”、孩子们的“学习天地”。

    “爷爷奶奶们下午好,我是今天的小老师奚嘉懿。你们知道现在中国高铁的最高时速么?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需要多长时间?我们身边的盐通高铁什么时候开通呢……”在立发街道界墩村农家书屋,小小文化志愿者正在给年迈的老人们讲解中国高铁的变化。农家书屋管理员徐颖慧介绍,每逢周六、周日,村里都会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平时村里的孩子不仅会来书屋看书,放学后还会在这里学习、写作业,更当起了“农家书屋课堂”的小老师,定期向村民们讲授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了老少皆宜的“拓知桥梁”。

    “我觉得生活中大家要将心比心、互相体谅,才能关系和睦、家庭幸福。”“许树银是我的榜样,作为儿媳妇就应该这样对待长辈。”……在立发桥村每月开展的“道德评议会”活动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改善婆媳关系、增进邻里感情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针对乡风建设中的难题,立发街道各村农家书屋定期邀请乡贤能人讲邻里、夫妻、婆媳的相处之道,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教育大家,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把农家书屋拓展成为农民‘百家讲坛’的新领地。”立发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杨惠平说。

    近年来,海安市立发街道利用农家书屋覆盖辖区13个村、社区,年接待读者约2.6万人次的宣传教育平台优势,宣传党的政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农家书屋在智志双扶、移风易俗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融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立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武部部长李峰说:“今年以来,我们增设‘蒲公英’漂流书屋39个,建成以五坝村文明实践志愿者周忠东诚信书屋为代表的家庭文化室75家,形成以街道图书馆为核心、行政村为节点、漂流书屋为支撑、家庭文化室为补充的立体发展格局。”

 

当前:B2(2020年12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