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融冰雪 救助润心灵
温正彬

 

    近日,江苏多地最低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在雪花飘扬的冬季,有人吃着热气腾腾火锅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有人堆雪人打雪仗体验大自然的馈赠;有人一家团聚分享欢乐时光……然而在万家灯火中,还有一些人24小时守候着,他们开展“传递温暖 送去关爱”专项救助行动护航流浪露宿人员安全过冬,如此温暖的行动值得点赞。

    这样的专项救助让社会保障在冬日如暖阳润心灵。流浪露宿人员身份较为复杂多样,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流浪露宿,在寒风凛冽中,他们都需要温暖和关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也体现出在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江苏省开展“传递温暖 送去关爱”专项救助行动,让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帮助,以实际行动兜住社会保障底线。

    智慧赋能让政府管理搭上高新科技快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成果从来都不是科学家束之高阁的艺术品,而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实用品。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多元,但能否用到政府管理、社会民生中来,理应是其中一条重要标准。实践方能出真知,此次江苏将人口管理信息系统、DNA鉴定、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到寻亲服务中来,帮助流浪露宿人员回归家庭,让人更能体会到科技惠及民生的温度。

    细节关怀彰显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详实的部署。当前,制度体系层面蓝图已经绘就,愿景的实现关键看执行、重点看实践,高质量发展应是全方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次专项救助,不采用送往救助站一刀切的方式,而是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征求本人意见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给予了流浪露宿人员自由选择权和人格尊重。

    在“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仲冬,江苏开展的专项救助行动犹如一股暖阳,给予流浪露宿人员心灵慰藉。我们坚信,在担当“两争一前列”的新使命中,“风雪露宿人”会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当前:3版(2021年01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