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开在犹江
郑红华  黄传章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被确定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科学整合各项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探索创新方式方法,精心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让基层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如今,在犹江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成为了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从县城到乡野处处开满了文明之花。

    阵地建在家门口

    每逢周末,犹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十分热闹。理论宣讲员从和谐邻里到创文创卫,从平安创建到乡风文明,用家乡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上犹县高水平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文明实践网络在基层不断延伸拓展巩固。截至目前,15个文明实践所、140多个文明实践站遍布上犹各个角落,以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移风易俗、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法律咨询、卫生环保等领域为重点,聚焦群众所需所盼。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阵地建到家门口,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自然是水到渠成。

    打响志愿服务品牌

    为准确把握群众需求,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服务模式,转向精准滴灌。依托上犹县融媒体APP,上犹县打造移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县所有志愿服务活动均可实现“网上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线上线下联动,将关怀和帮助及时准确地送到群众身边。

    考虑到留守儿童多,就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农村大龄青年难找对象,就组织相亲交友活动;家里有卧病在床的老人,就组织医生及志愿者到各村义诊……上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所需服务。

    激活志愿服务力量

    “医生,我最近头晕,帮忙量下血压”“颈椎不舒服要怎么来调理”“我左手关节疼痛有阵子了”……近日,紫阳乡原籍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乡组织医生、理发师给老人开展免费体检、免费理发、卫生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爱老助老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上犹县在试点工作中,聚焦地方实际和群众需求,组建了142支覆盖全县各行政村(社区)的原籍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6800余名,均为县内公职人员。整合部门(单位)资源,成立了县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8支志愿服务分队。

    试点工作以来,全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8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过8.2万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需求,拉近了干群距离,促进了社会和谐。

    文明新风沐城乡

    五指峰乡鹅形村把村民办理红白事的标准、流程等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积极倡导新风尚,重点控制天价彩礼、豪华婚礼、高档酒席,避免盲目攀比,用村规民约规范约束群众行为。“统一了红白喜事标准,各家都是按需办事,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村里的攀比之风大大改善。”鹅形村党支部书记赖光椿介绍说。

    走进安和乡富湾村先锋银行,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在货架上的牙刷、茶杯、油盐、洗洁精、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与其他银行和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是拿钱来买,而是通过积分兑换。富湾村先锋银行作为一个积分兑换银行,商品的兑换规则是以文明清洁家庭、孝老爱亲家庭、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移风易俗等文明新风评比得分为主要得分,积分可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如今,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已在上犹城乡间蔚然成风。

 

当前:B1(2021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