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融合发展 开创文明新篇
——甘肃省临夏市聚焦文明实践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张渤

 

    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市积极拓展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紧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围绕“五大平台、五大任务”,以“建阵地、创品牌、树典型、抓活动、造氛围”为着力点,盘活优质资源,注重志愿服务,凝聚思想共识,强化精神感召,为推动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扎实走好阵地建设“三步棋”,优化文明实践体系

    第一步,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一个中心、三级架构、五大平台、五大建设内容、八有标准、八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的“135588”建设思路,在市级层面先行建立实践中心,督促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按照“八有”(有场所、有制度、有牌子、有计划、有队伍、有课程、有记录、有成效)的标准建成11个镇、街道实践所和72个村、社区实践站。第二步,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原则组建(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文明环保、法律服务、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扶贫帮困)八支专业志愿者队伍。第三步,加强督导考评,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分别纳入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业绩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并进行监督检查,落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构建起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贯通,中心、所、站密切联动的工作体系。‍

    精心打造优势资源“五品牌”,传递文明实践能量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示范基地”——理论宣讲教育示范基地、折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巾帼志愿示范基地、青年志愿示范基地、未成年人志愿示范基地和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打造“红色周五志愿日”活动品牌。依托八支队伍,采取八进方式,开展八项活动,在每周五结合全市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实现“红色周五志愿日”服务活动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运行。

    打造政务讲解员志愿服务队。在全市范围内选拔30名女性志愿者组建成立临夏市政务讲解志愿服务队,为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招商引资考察以及东乡县70周年大庆、全国东西部协作扶贫现场会等进行政务讲解,有效地宣传展示了各项重点工作。

    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把“道德讲堂”作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载体和新型平台,组织各类道德模范进行主题宣讲,并通过说经历、谈感悟等互动环节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巩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全力提升市民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打造“新临夏”APP文明实践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新临夏”APP文明实践网络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解、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渠道,并健全完善“群众点单、中心制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的网络志愿服务模式。

    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两创评”,凸显文明实践成果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创评活动。先后创建了1个国家级文明镇,9个省级文明社区和3个文明校园,3个州级文明单位,44个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和文明校园。折桥镇慈王村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村镇,市税务局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八坊街道蝴蝶楼社区申报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市委宣传部、市法院申报创建州级文明单位,城北街道东营房社区申报创建州级文明社区,南龙镇妥家村、折桥镇苟家村申报创建州级文明村。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创评活动。推荐市医院“援鄂医生”谢文娟申报州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评选出53户“文明家庭”、35户“好婆婆”“好儿媳”先进典型,26名“新时代好少年”、61名市级“道德模范”“临夏好人”“最美志愿者”“最美教师”“最美白衣天使”“最美帮扶干部”,在当地营造了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当前:3版(2021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