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新风正气 凝聚发展合力
——河北省遵化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洪樱方  赵金萍  白剑昆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遵化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伟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遵化是著名的红色之乡,孕育了闻名全国的王国藩合作社“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和鲁家峪抗战精神,红色基因在遵化代代相传。近年来,遵化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逆势崛起聚合力、加快发展树形象”的重要抓手,以“对党忠诚、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敢为人先”的红色遵化内涵为强劲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遵化特色、符合发展实际的创建路径。

    精神铸魂——在创建中彰显“干部铁军”形象

    回顾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遵化人收获的不只是物质的丰裕、文明的提升,更是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担当。创建之路走来,每一分进步、每一处努力、每一次提升,都凝聚着党员干部担当实干、敢为人先的意志和决心,78万遵化人民的心紧紧融合在一起。

    深入一线激发创建活力。遵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精准的指导体系、有力的推进体系”,建立健全“五级快速反应、常态督导、考核考评”等工作机制。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全市人民一道,砥砺奋进,同心筑梦。市委书记董学忠、市长王凤海亲自挂帅,深排细查,精益求精,深入一线倾听群众诉求,敢啃“硬骨头”、勇治“老大难”。

    实干担当凝聚不竭动力。遵化市始终把打造一支敢于担当、乐于苦干、善于做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持续深化高质量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各创建责任单位一呼百应、攻坚克难,面对基础薄弱、竞争激烈、测评标准高等形势,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创则必成”的信心,高标准落实“点位包联责任制”,充分发挥“干事创业时不我待,主动担当舍我其谁”的干部作风,做到“小事不隔夜、大事不隔周”,把“办公桌”搬到主次干道上,把调度会开到小巷小区里,把解决方案送到百姓身边。三伏天,被汗水浸透的制服是他们服务人民的创建热情;数九寒冬,皲裂的双手是他们创建为民的初心;泥泞道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是他们丈量责任的写照。他们用苦干实干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成为百姓心中“最美丽的创建人”。

    兴遵建功汇聚磅礴合力。“传承发扬遵化红色基因,以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把创建这张蓝图绘到底!”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上,市委书记董学忠的话掷地有声。号子喊起来,袖子撸起来,全市上下干起来。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戴党徽、升国旗、礼赞新中国、奉献家国情”兴遵建功行动,深入社区“双报到”,宣传创建知识、改善社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主动请缨的楼门长们,披星戴月、义务奉献,利用业余时间“访千楼万家”,了解百姓需求;全体机关干部每周五“雷打不动”,上街开展“洁城行动”,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一浪高过一浪的创建热潮从初春拂过盛夏,从深秋席卷寒冬,汇聚成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合力。在2020年开展的问卷调查中,遵化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满意率高达98.6%。

    志愿引领——在创建中擦亮“志愿遵化”品牌

    “在我们社区,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时常见到他们打扫卫生,看望我们社区的孤寡老人……我为他们点赞!”谈及身边的志愿者,遵化市文茂社区居民王大姐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遵化市注重发扬传承红色精神,持续打响“志愿遵化 仁爱永驻”品牌,志愿服务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文明血脉,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也成为城市文明最生动的诠释。

    志愿服务广覆盖。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县级领导带头注册志愿者并参与志愿服务,1万余人次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执勤和环境卫生整治;高标准打造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7个,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公园广场、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公共场所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295个;全市105个市直单位、27个乡镇街道、648个行政村全部组建志愿服务队,近12万名注册志愿者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奉献……

    典型引领树正气。逆行驰援、义务消杀400万平方米的“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李俊岭,义务宣讲、深耕家庭教育的全国最美家庭赵生老人,不辞辛苦、任劳任怨被居民亲切称为“编外区长”的张玉茹大姐,带头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他们义务奉献,不计得失,用自己的志愿奉献,树起了一面旗帜。“遵化是我家,创城靠大家”的火种一旦撒下,就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寒来暑往、交通执勤的志愿者,素昧平生、慷慨解囊的志愿者,不畏脏乱、扮靓家园的志愿者,彩衣娱亲、及人之老的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志愿遵化 仁爱永驻”的志愿服务品牌。

    全民参与齐动手。“我看市里又给我们修道儿,又给改造老旧小区,创城忒好啊!我也不能光待着,能干点啥就干点啥呗。”在荣锦花园小区,正在细致修剪绿篱的85岁老人刘汝勤笑呵呵地说道。而这已经是他为小区义务服务的第三个年头。党员的倾情奉献,志愿者的带动引领,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点赞,更赢得了他们的积极配合和自觉参与。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儿童,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争当文明志愿者。城市因市民而文明,市民因城市而骄傲,这座千年古城与广大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暖冬行动等全民参与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多达1.3万次。

    幸福宜居——在创建中增强市民获得感

    “现在小区不仅环境好了,社区服务也好了,住着心气儿顺了。”眼瞅着小区改造后“颜值”“内涵”双提升,文礼小区居民李凤芹满意地笑了。今年64岁的李凤芹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不仅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也是城市不断变化发展的见证者。

    “获得感、幸福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遵化市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聚焦群众呼声与关切,统筹推进各项民心工程,人们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感受着城市的和谐美丽,享受着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丰硕成果。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持续打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社区小区等十大整治提升行动,2020年以来,完成通华东街翻修改造,府前西街、建明西街等市政道路工程加快实施;5个棚户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全面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背街小巷62条,新建改建公厕8座,施划停车位1.1万余个。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展示窗口,深入开展“承诺践诺”优化营商环境活动,29个政府部门在电视台公开承诺,政务服务网上可办基本实现全覆盖,“金牌保姆”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成为河北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的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充分发挥五级联控快速反应体系和“雪亮工程”“数字化城管”平台的作用,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文明创建”模式,实现“点位上图、全点覆盖、可视化展示”。社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214个物业管理小区选举产生193个业主委员会,比例达到90.18%。

    城市生活更加宜居。以“环境整治一业兴、乡村振兴各业旺”为统领,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累计清理垃圾杂物17万立方米,拆除私搭乱建2万余处,改造农村厕所8400座,全市所有行政村“五清”先进比例达100%。大力实施城区环境整治提升,清理小广告8万余条,粉刷墙面2.9万平方米,清洗路面189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规范有序、彰显正气成为常态。

    市民素质日益提升。城市之美,取决于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遵化牢牢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将其细化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行业规范,广泛开展“道德模范”“遵化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凡人善举,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加快打造“京东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彰显“红色遵化”品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累计播放公益广告20余万次,印发《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市民文明手册》等资料20余万份,开展“文明遵化、创城有我”等文明行动22项,涌现出各类典型956个,深刻塑造了“文明热情、厚德重义”的遵化人新形象。

    >>>>>

    新阶段催生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今后的工作中,遵化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和唐山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加饱满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提速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遵化“重返百强、再创辉煌”,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彰显遵化担当、贡献遵化力量。

 

当前:1版(2021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