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取消了,宴请延后了,春节会不会很冷清?广东韶关南雄市珠玑镇洋湖村党总支部书记刘运辉说,不会。村里漂亮了,人气也旺了,文明的乡风悄然吹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三清三拆”党员带头拆,村民跟着拆,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4万多平方米土地;卫生保洁党员干部包片包户,带动村民共同维护美丽整洁的环境;文明实践站化身“精神家园”,开展非遗活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扶贫扶志宣讲……(2月23日《南方日报》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卫生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性。文明绘出乡风民风之美。如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文化活动常态化、移风易俗长效化、生活习惯文明化日渐形成。
用好各类阵地,促进文化活动常态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文化惠民演出,引导群众参与各项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例如,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今年春节期间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打烊,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群众文明过春节、健康过春节、快乐过春节,引领新风尚,获得了中央、省、市媒体的报道和点赞。各地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在农村逐渐营造出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
破除陋习,促进移风易俗长效化。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村户、整治旧俗陋习、传播家风文明等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一些陋习得到改变,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免办等正成为共识。广东韶关南雄市珠玑镇洋湖村坚持价值引领,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采取文化培育、村规民约、乡贤示范、活动引导等措施,破除陋习,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深化日常教育,促进生活习惯文明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科普宣传等活动,打牢人民身体健康的底子,筑牢卫生安全的“防疫大堤”。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卫生清洁户”“最美庭院”“最美+”示范户等评比活动,推动群众改变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倡树文明新风尚,还要转变市民群众的观念,大力倡导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的生活习惯,强化推广公筷公勺和分餐进食,普及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场疫情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特别是意识到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有“硬核”作为,将在战“疫”中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保持下去,形成人人遵循、共同受益的社会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