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这么漂亮,不出门也可春游。”2月22日,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村民王晰皓和朋友在村口新建的乡村旅游节点处打卡留影。
秀龙村属三峡库区移民村,2020年初,该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一年来,该镇党委以整顿转化工作为契机,奏响了弱村蝶变的文明曲。
奏整顿转化“前奏曲”,强基层堡垒
“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开展,怎样顺利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我们先要把思路厘清。”2020年4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诸葛会”在秀龙村会议室召开,峡口镇党委成员、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和党群代表等共同围绕该村整顿工作出谋划策。
经过集思广益,该村针对现状开出了“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础设施、做强优势产业、深化基层治理”的整顿“药方”,并组织村“两委”参加集中培训和到县内示范村参观学习,提升履职能力。
“为村干部充电提能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引导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村党支部书记杨守斌介绍。近年来,村党支部连续发展了多名青年党员,同时为长期在村的14名党员设岗定责,引导他们主动亮牌践诺,参加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矛盾化解等村级事项50余件。
奏产业发展“主题曲”,鼓群众腰包
“总人口少,贫困人口多,是我对秀龙村的第一印象。”驻村第一书记陈永和回忆,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村“两委”班子携驻村工作队深入村组召开屋场院子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将脱贫致富重点聚焦产业发展。
为练就“柑橘为主、扫把为辅、中蜂兜底”的产业发展“组合拳”,该村多次邀请镇农技专家到村开展柑橘品改、铁扫把种植、中蜂养殖等技术培训。同时引导成立了柑橘、铁扫把等专业合作社4家,助力产品打响品牌和畅通销路。
“路通了,柑橘更好卖了,2020年,我卖了4万公斤柑橘,毛收入12万元,还帮别人带销7.5万公斤。”村民吴天天欣喜地算起柑橘账。据悉,2020年以来,该村共销售柑橘45万公斤,收入120万元。同时,“秀龙脐橙”品牌持续打响,还盘活了村集体柑橘园,通过对外租赁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
奏基础提升“进行曲”,美乡村颜值
秀龙村面积小、基础弱、环境差,为改变落后面貌,峡口镇党委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2020年6月,三峡移民精准帮扶项目落地秀龙村。
峡口镇党委结合村情实际,对项目规划进行了科学指导和严格把关。村党支部同步开展“禁塑”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经过努力,昔日的脏乱水沟变身宽阔的生态河道,两岸步道旁设有精美墙绘等10余处景观,附近居民也纷纷对住房进行了美化改造。同时,对年代久、空间窄、难再满足便民需要的村级阵地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建了2层占地7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
奏基层治理“协奏曲”,树文明乡风
“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守法律;不乱泼,不乱倒;红白事,忌大办……”村规民约经村民大会发布后,随即成为丈量全体村民行为规范的标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随口说出几句。今年以来,该村还结合村规民约,多次成功劝阻了村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行为。
“过去,我们在晚饭过后没事可做,自从扩建了文化广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健身、跳广场舞。”家住广场旁的李平喜笑颜开。该村对文化广场进行扩建升级,并配套了相关健身器材,解决了过去群众散步健身无处可去的难题。
同时,该村党支部还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举办“道德讲堂”“美丽庭院”“红黑榜”等创建活动。2020年12月,村党支部以100%的满意率通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