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满福:反哺桑梓赤子心
本报记者  胡桂芳

 

    瘦削的脸庞,黑黑的皮肤,说起话来一口浓厚的清水方言,这便是退休后回到家乡郭川镇赵那村反哺桑梓的郭满福。

    “您已经76岁的高龄了,还要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辛苦奔走吗?”

    “只要还能干得动,我就要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乡的发展出一把力。”面对记者的提问,郭满福回答得干脆利落。

    曾担任天水市委党校党支部书记的郭满福,于2005年退休,并担任天水市委党校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至今。“忙了几十年,总不能就这样安享晚年吧!”退休后,帮子女照顾了几年孙辈的郭满福思前想后,于2013年携妻回到家乡赵那村定居,并决定“为家乡干点儿事”。

在田间劳作的郭满福

    人物名片

    郭满福,男,194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天水市委党校退休干部。退休后,郭满福自筹资金创办了赵那村农民文体学校、村史馆、文化广场等,他始终怀着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不遗余力地奉献余热。多年来,郭满福先后获得天水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清水县首届“道德模范”“十佳清水好人”等荣誉称号,郭满福一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圆乡亲们的文化梦

    重新踏上这片黄土地,郭满福心潮澎湃,也无限憧憬。

    40多年前,他曾在这片热土上和乡亲们办农业中学、农民夜校,也曾带领全校师生创建了全县农村唯一的重点小学郭川小学。然后,他的人生轨迹越走越远,先是到县里的中学当校长,后又到天水市委党校工作,一直到退休。

    2013年,回到故土,看到原赵那小学的校园因政策性调整而闲置,已成为村民放牛牧羊、堆放柴草的地方,郭满福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感慨地说:“不仅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还要让乡亲们的精神富足,我要再次兴学办教,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圆大家的文化梦。”

    说干就干。郭满福在争取到镇党委、政府和村上的支持后,立即拿出近12万元的退休金,将学校重新修葺,改建成3间200平方米的教室。随后,他每日奔走,多方联系,又为学校争取到2100册书籍和各类体育器材,并建成1处标准化篮球场。

    2015年4月10日,对赵那村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赵那村的农民文体学校挂牌成立了,村民们从此有了一个集学习、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中心。学校开设了象棋乐器、根雕刺绣、图书阅览、书法绘画、拳剑歌舞5个班,并经常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向父老乡亲传授知识与技术。

    “前些年,赵那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落后山村,这些年,在郭老的影响和带动下,村‘两委’对全村的精神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注重将扶智、扶志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全面实现了全村脱贫。”清水县郭川镇党委书记李赟坦言,如今的赵那村,先后揽获了清水县文明示范村、“十佳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并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些都与郭满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满福在村史馆里查阅资料

    村史馆里忆乡愁

    占地4.3亩,建筑面积520平方米,7个展区,260余件展品,这是赵那村村史馆的档案数据,而在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饱含郭满福的努力与付出。

    农民文体学校办成后,闲不住的郭满福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他看到村口有一片堆满垃圾的空地,不仅不美观,还严重影响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便筹划着在那里建一处村史馆,让村里的年轻人不要忘了村史。郭满福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镇上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在多方努力下,2016年,村史馆正式落成。

    为了丰富村史馆内的展品内容,郭满福将自己的所有藏品悉数捐出。不仅如此,他还挨家挨户地动员大家,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陆续捐出了织布机、碾子等老物件,还有粮票等。如今,村史馆共有农耕农具、民俗表演道具、陶瓷铜器与古旧家具等7个展区,展品有600余年的莲花鼎、300余年的乾隆玉和道光砚、五代人穿过的戏服,各种旧家具、社火道具和农耕器具等,这些“老古董”被摆在村史馆展厅里的醒目位置,多角度地展示了赵那村的乡土风情,也记录着村子的发展变迁。

    “赵那村有个村史馆”,这一消息被人们奔走相告,吸引了周边高湾、马蹄等村的干部和农民,大家主动将手摇电话、上个世纪教室墙壁上贴过的挂图等也捐给了村史馆,其馆藏的物件越来越多,馆藏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如今,郭满福在村里行走时,迎面走来的年轻人都会欢喜地和他打招呼问候,在他们心中,郭老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他退而不休,时刻为了父老乡亲辛苦奔波着。

郭满福在村史馆里整理资料

    传播文明的使者

    走进赵那村,配有休闲桌椅、凉亭、公示牌和诗(词)碑的文化广场格外吸引目光。当年,为了筹建这处文化广场,郭满福四处奔波,他的提议得到了郭川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投资20余万元为赵那村建设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刚建成时,来跳舞的村民寥寥无几。原来,大家以前在自家院落里跳舞已成习惯了,一下子要到公共场合跳舞,觉得不自在。郭满福在了解了情况后,和妻子一家家地上门动员,慢慢的,来文化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集中在一个地方跳舞,见面的机会多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相比以前,现在乡亲们的关系更加融洽,健身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现在,邻村的村民也会来我们村的文化广场来跳舞,每天村里都热热闹闹的。”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郭满福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为进一步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动,郭满福和妻子还成立了农民健身舞蹈队,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舞蹈队还利用农闲时间和重大节日举办联谊会,舞台上,婆媳竞技、妯娌携手、夫妻同台、母女共舞……和谐幸福的村内氛围,不断激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短短几年时间里,赵那村涌现出1个省级“文明家庭”、4个全县“十佳”人物、5户“五星级文明户”、5对“好婆媳”,而这些,都是村里火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硕果。

    近年来,伴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郭满福还多次应邀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为8个村子的400多名村民宣讲党的政策,并为4个学校的80名老师和数百名学生讲党课。

    悠悠赤子心,反哺报桑梓。郭满福以满腔的热情,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奔走,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一名老党员的新担当新作为。

当前:A1(2021年04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