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文明之光 构筑文明校园
——西南石油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本报记者 漆世平

 

    63年前,四川石油大会战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建设遇到严峻困难,四川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应运而生。63年来,学校师生始终坚守“兴油报国”初心,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和弘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践行“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书写了一部“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发展史。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更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不断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师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文明修养等不断增强。2020年,西南石油大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4月1日,当记者走进坐落于成都市新都区的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时,教学楼里渴求新知的眼睛,图书馆内沉浸书香的学子,体育场上挥洒汗水的健儿,梦溪绿道上晨读的身影,学子超市传递爱与感恩的力量……一幕一幕,洋溢着青春,彰显着文明,形成了一幅恒久的文明画卷。

    思政教育“活”起来

    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结课已经好几个月了,但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2018级学生陈霞对课堂内容依然记忆犹新。“思政课老师在上课时会从我们身边找一些案例和生活热点,并根据我们的问题来开展课堂讨论,有时还会举办辩论赛,不仅接地气,还令人印象深刻。”陈霞说。

    一提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很多学生都会将其与“沉闷”“枯燥”联系在一起。但在西南石油大学的学生看来,思政课摆脱了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设置,课程丰富多彩,有趣鲜活。

    如何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西南石油大学经过大量的调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育人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总结出了以“问题链”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小飞介绍,为了使思政课堂更鲜活、更有亲和力、更接地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思政课老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纲要,提交自己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自身成长中的疑惑,并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成小专题,让问题“突出来”,然后根据问题安排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主线,在课上通过案例、辩论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让答案“浮出来”。“在问题式教学方法中,我们教师起主要引导作用,通过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让思政教育达到学生爱听乐学、入脑入心入行的育人目的。”张小飞说。

    文化浸润学生成长

    “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当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学生张鑫雅第一次听到校史讲解员讲述学校的大学精神时,心潮澎湃。

    参观校史馆是西南石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2018年9月,刚入学的张鑫雅与同学一起走进校史馆,馆中陈列的勘探实物以及学校“先招生后建校”的超常规办学实践、艰苦的发展历程给张鑫雅上了深刻的一课。经过努力,张鑫雅如今也成为了校史馆的讲解员,每当有学校的师生和参访人员来校史馆参观学习时,她都会热情洋溢地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办学历程及教学成果。

    坐落在梦溪湖畔的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是学校主要的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与“石油地质科技文化名人形象”雕塑、“石油魂”雕塑、国内高校首家全尺寸的石油工程校内实训基地、地学文化展厅等石油元素的文化景观一起,共同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精神的感召下继续前行,在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成长。

    在西南石油大学的校园里,还藏着一间10余平方米的“学子爱心超市”。超市面积虽小,“内容”却不少,除了二手书籍、日常生活用品及学生自制的文创产品外,还设有失物招领处及免费取用消毒酒精、创口贴等应急物品的爱心补给站。

    据西南石油大学学子爱心超市指导教师付霞介绍,学子爱心超市创办于2013年,是孕育弘扬校园“爱心文化”的重要基地。在2020年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后,学子爱心超市推出了爱心助农平台及以爱心积分卡为载体出售商品等特色服务,为边远地区学生家庭的滞销农产品“找出路”,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超市所有利润都将转入‘大学生爱心基金’,用以资助西南石油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付霞告诉记者,学子爱心超市将助困和育人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诠释和拓展了校园公益的意义。

    积极开展扶贫和支教工作

    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视察时实地考察的一个点,曾是典型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20年2月25日,西南石油大学派驻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的“四治”专员李凯驻进三河村任村“第一书记”。

    为全力打赢三河村脱贫攻坚战,李凯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按照“组团式、微田园,大聚居、小杂居”的思路,为三河村规划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147户贫困户全部住进了新房。为解决饮水问题,李凯又请来水利专家,找到了稳定水源,彻底结束了老百姓从几公里外背水吃的历史。他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90余名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镇幼儿一样的教学资源。为了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他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道探索出了“短中长”结合的发展路子,帮助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致富。2020年10月,三河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李凯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代表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颁奖。领奖结束后,李凯又回到三河村,继续奋斗在三河村乡村振兴的路上。

    多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师生除帮扶贫困地区群众提高生活水平外,还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长期组织暑期支教团到边远地区支教,助力“山里娃”成长成才。西南石油大学选派到西昌民族幼专的支教干部张勇所在的凉山支教团获得2020年全国最美教师团队荣誉。

    近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共有20余位像李凯、张勇这样扎根一线的扶贫干部、支教教师,他们把他乡作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一起干、一起拼,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贫困群众今天的美好生活,促使西南石油大学的各项扶贫和支教任务取得良好成效。学校连续两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定点扶贫先进省直部门(单位)和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校园

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出征仪式现场

学生参观校史馆

当前:A2(2021年04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