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25048位长眠的英烈, 三代人义务守墓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罗园

 

    1981年5月,王建刚父亲的病情愈发严重。一天傍晚,父亲让王建刚背着他去王坪烈士陵园看一眼。

    在太阳的余晖中,两个人肩并肩地坐在陵园的台阶上,原本因病情而说话吃力的父亲突然有了几分精神:“我可能日子不长了,这里埋的是我们的恩人,你要替我守下去,让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不能忘本……”面对父亲的嘱托,王建刚郑重地点了点头。父亲当晚离世,他身上盖着的,是当年红军战士留给他的一件军服和一顶帽子。

王建刚和儿子在陵园

    木盒里的红军服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原王坪烈士陵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25048名红军烈士长眠于此,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由红军战士亲手为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

    王建刚今年69岁,是王坪村村民,他的父亲王成现,便是修建墓园时的见证者之一。

    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搬迁到王坪,主要负责红军伤病员的医治。当时战事频繁,缺医少药,很多伤病员因伤情恶化牺牲。为缅怀曾为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广大红军烈士,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医院旁修建一座红军烈士墓。同年冬,王坪烈士陵园正式落成,当时集中安葬了红军烈士7800多名。

    那个时候,年幼的王成现加入了儿童团,负责看护伤员、站岗、放哨和送信。

    王建刚小时候就常听父亲提起,当时父亲照料的一名伤员因病情恶化已无法说话,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伤员用手指了指身边的红军帽子和衣服,又指了指我父亲,意思是把衣服送给他,让他也去当兵。”

    王成现加入红军后,先是在后勤部,后调入通讯班。1935年2月底,红四方面军奉命策应中央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西渡嘉陵江,开始战略大转移。

    “我父亲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参加长征。”1935年4月的一天,王成现接到任务前往距王坪70里外的毛浴去送信,等他赶回来时,部队已经离开王坪了。

    没能参加长征,王成现回家哭了一晚上。王建刚说,后来父亲常到陵园扫落叶、清杂草,成为最早的守墓人。

    新中国成立后,王成现坚持每天到陵园打扫,直到病情沉重不能下地。而红军烈士送给他的衣服和帽子,也一直被珍藏在家中一个木盒子里,谁也不能碰。

王建刚在打扫陵园

    不负父亲的嘱托

    小时候,王建刚的父亲就常带着他为烈士扫墓,有时也讲红军的故事。

    “当时红军受伤惨重,医疗条件有限,很多战士的伤口溃烂也硬挺着。”王建刚还记得,父亲在说起当年红军所受的苦难时常会落泪,也总会提醒他要感恩。每次来到陵园,即使是墓园地上的一片落叶,墓碑旁的一根杂草,都被父亲清理得干干净净。

    清扫落叶枯枝、清除杂草、擦拭墓碑……父亲去世后,王建刚正式接过了他手中的扫帚,成为红军烈士陵园的第二代义务守墓人。他手持扫帚、肩挎背篓,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里。“夏天五六点起床到陵园,冬天七点过开始打扫,扫完已过了中午。”王建刚说,有时候忙到下午一两点,就把早上带去的干粮就着水杯里的水,吃一顿简单的午餐。

    一年四季,王建刚风雨无阻地默默守护着这里,他离开陵园最久的一次,是在20多年前。

    那年,王建刚的手脚先后不慎受伤,左手仅剩一指,左腿落下残疾,走路不便的他常常走上十多分钟就得休息。那次受伤后,他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又再次来到了陵园。从那时起,他的背篓里多了一根拐杖。“只要走得动,我就去。”回忆起受伤的日子,王建刚说。

    2012年,由于陵园扩建,王建刚一家从陵园附近搬到了王坪村的聚居点,去陵园的路程一般人要走20多分钟,而对于腿脚残疾的他来说,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家人觉得王建刚的身体情况已不再适合守墓,但他依然坚持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2012年4月,分散在通江县各地50处17225具红军烈士遗骸全部迁葬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改扩建后,这里共安葬红军烈士25048名,成为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的红军烈士陵园。

    陵园几百米外,王建刚的父亲就安葬在这里。2012年5月,改扩建的烈士陵园开园后,他来到父亲墓前,敬上了三杯包谷酒,自己也坐在墓前喝了三杯,嘴里喃喃道:“周边多年的战友终于集结‘归队’了。”

    “我们都是烈士的后人”

    多年来,无论怎样的困难都无法阻止王建刚守护这片墓地,他告诉记者,他的这份坚持,是对父亲的承诺,但又不仅仅如此。

    “1982年12月的一天,几十名红军老兵来到陵园,他们列队站在墓碑前,齐声大喊‘兄弟姐妹们,我们来看你了’。他们不断呼唤战友的名字,反复摩挲擦拭着墓碑,那悲痛的哭声像针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王建刚至今还记得,这群白发苍苍的老兵,每人端起一杯酒,依次洒在烈士墓碑前,老兵们眼中流露的思念,让当时在一旁的王建刚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有的红军后代来的时候带的是家乡的一瓶水,走的时候捧走了坟上的一抔土……在陵园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让他更加明白父亲守护红军烈士陵园的初衷。

    “红军的恩情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记,要一代一代地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王建刚说。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本来身体就有残疾的王建刚走路越来越吃力了。“2012年陵园扩建后,我们优先把王老纳入陵园内的公益性岗位,直至2017年他正式退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说,王建刚的坚持让人敬佩,他为陵园留下了一份精神传承,也刻下了一段历史见证。

    王建刚退休时,在外务工的小儿子王君培回到老家,接过了他手中的扫帚,成为陵园第三代守墓人。

    虽然退休了,但闲不住的王建刚总跟着小儿子去扫墓。打扫好陵园后,他还常常义务为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人们讲述红军故事。“在陵园的时间久了,早已把烈士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人。”

    4月13日下午,绵阳市的一批党员干部来到陵园缅怀先烈,作为红色宣讲员,王建刚又一次讲起了父亲为他讲过的红军故事以及父亲的故事,情至深处,不少听众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当前:1版(2021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