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平凡
钱先峰

 

    孩子刚满两岁,看着他肉嘟嘟的模样,我常常自问,再过几年,我和妻子是否也会成为被“鸡娃”潮流裹挟的父母?

    两年前有部热播剧叫《小欢喜》。“学霸”乔英子有一个掌控欲极强的母亲,次次考第一的英子有一回考了第二名,母亲看到英子休息的时候在玩,特别生气:“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在母亲心里,第一名才是及格线。长期生活在压抑之中的英子崩溃了,离家出走。面对痛苦的女儿,母亲却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口头禅:“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作为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是好事。但教育是讲究方法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一脉相承,不能一味施压、过度“鸡娃”教育。如果孩子有着良好的天资,那么通过严苛的教育或许能在学业上取得一定成就,但如果孩子资质平平,那么不切实际的“鸡娃”教育就很可能让孩子失去幸福和快乐。

    我有位朋友的女儿今年8岁,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朋友加了不少“鸡娃”交流群,整天在群里分享一些“鸡娃”育儿经,各种“鸡娃黑话”说得特别溜。与此同时,她的女儿因为在一年级的文艺汇演上获得了舞蹈比赛优秀奖,朋友决意花重金培养,给女儿报了拉丁舞、钢琴、影视表演等兴趣班,周末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此外,每周还要请家教给女儿补习英语和奥数。前一阵子,我去她家做客,她的女儿满脸愁容,全无一点孩子的天真快乐。最近,她又常常和我抱怨女儿叛逆,不服管教。我劝她反思下自身的教育方式,不知她是否听进去了。

    “鸡娃”教育不是培养“学霸”的必要手段,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设定合理的期望值。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很大程度上源于个别家长的“补偿心理”,比如自己年少时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目标,非要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来完成;再比如一些笃信“成绩大于天”的家长,剥夺孩子的所有娱乐时间,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仅使亲子关系紧张对立,更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

    成为一名理性的家长,既要对孩子有所期待,也应该允许孩子平凡。希望一些过度“鸡娃”教育的父母能调整失衡的心态,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当前:8版(2021年04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