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蒙自城,不难发现这里天蓝水清、街道整洁,市民灿烂的笑容传递着这座崇文尚德、开放包容、和谐宜居的城市带给群众的幸福感。这是云南蒙自近三年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集中体现,也是蒙自市积极探索基层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蒙自因我文明”成为品牌。在蒙自市的街边或公园,常常能看到82岁的老党员方能安弯腰拾起落叶或白色垃圾的身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举手之劳的事情大家多做一些,这个城市就会离文明更近一步”,这是他的口头禅;在家庭或学校,“红领巾”们自觉打理家务或帮助身边同学;在大街小巷或社区广场,由蒙自市多个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党员组成的“红马甲”队伍,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蒙自市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思路,突出提品质、强素质、促共享、造氛围,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文明宣誓”“自觉礼让·文明出行”“挑战30日零违法 争当文明蒙自好司机”“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常识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 我为你‘点赞’”“智慧斑马线建设”等“蒙自因我文明”系列活动,建强交通文明劝导员、社区文明宣传员、城管卫生监督员“三支队伍”,动员和引导个人、家庭、单位和集体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影响带动更多人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让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广泛共识;特别是通过市级媒体平台向广大市民征集创建工作建议和意见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热潮。当前,蒙自已打造“我的党支部因我文明”“我的社区(村)因我文明”“我的小区因我文明”“我的家庭因我文明”“我的学校因我文明”“我的商铺因我文明”“我的军营因我文明”“我的出行因我文明”“我的街区因我文明”等一系列品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了基础。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蒙自始终坚持“创建文明城市是没有浪费的行动,有行动总会有改变”的理念,不断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让创建成为常态。
压实“一把手”责任抓创建。蒙自采取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总指挥长,相关部门骨干组成专班,州市部门联动等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严格执行“日报备、周调度、月通报”,做到由专班向全市践行“一天一督查”,“白、黄、红三单及时下”,“每天问题及时清零”,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就业难、就医难、就学难等民生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激发市民参与创建的内生动力。建立“吹哨报到”机制,约束党员干部随时参与“双报到、双考核”。同时,以领导包保片区推进每月全民大清扫,以单位联动包保社区做到每周一扫除,以干部包保楼栋做到日日清扫、落实门前“三包”等,引导全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新“智慧蒙自三级调度平台”“文明市民·荣誉超市”“文明市民·荣誉超市”等载体,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让市民在随手拍、记积分、记荣誉、兑爱心、兑信用的日常参与中有所收获,促进社会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成为市民长期坚持的自觉行动。
“蒙自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特别是城市治理效率的提升,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这得力于全体市民的强大合力和久久为功的韧性及耐力。”蒙自市文明办主任花祖德说。
“我们会搞好门前的卫生,停好自家的小车,教育子女遵纪守法,自觉履行一名公民的责任。”“小区的卫生搞好了,周围的人变得文明礼让,社会更加和谐了”“乱丢垃圾的少了,乱过马路的少了,晚上出门更安全了。”创建所带来的变化,蒙自市民看在眼里、挂在嘴边、记在心上。
城市文明指数越高,市民幸福指数就越高,社会就越和谐。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蒙自并未停留在卫生清洁、言行礼仪、氛围营造等层面上,而是在让市民真切感受到便利、快乐、安全、公正等更深层次上不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