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需要“众人拾柴”
孙维国

 

    课后延时服务,既破解了困扰双职工家长的“三点半”难题,解决了孩子太早放学无人照料的难题;又抑制了良莠不齐的社会托管班,引导了课后托管服务的正确发展方向。

    然而,再好的举措,落地过程中也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摩擦。正因如此,如何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使其可持续运转下去,避免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单纯的“课后辅导”,显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做好课后延时服务也需要“众人拾柴”,汇聚各方力量,一起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对此,笔者认为,关键需要在两个方面发力。首先,要在人员配备上想办法。现在,基本是学校老师在承担课后延时服务,这对已经高负荷工作一整天的老师们来说,确实是额外的负担,应该适当收取一定的补助费用。

    除了老师,还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到大学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参与这项服务,既是践行志愿服务献爱心,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相信会有许多大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中。还可以向社会征集志愿者,比如医生、警察、律师,让这些志愿者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在课后为学生传授急救、安全、法律等知识,提高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其次,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就有责任让孩子们在这一两个小时里过得有意义、有效率。课后延时服务不是单纯的“课后辅导”,而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通过贴合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动手、协作等综合素养,使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第二课堂”。这就需要在扩展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上想办法,比如,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展知识科普、手工制作、互动游戏、创意制作、读书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广大中小学学生家长“三点半”难题,彰显民生温度。要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在落地中保持动态调整是必然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学校、社会各方不必求全责备,要允许边摸索边改进,大家合力携手“众人拾柴”,共同把课后延时服务实施好,将其打造成一个民生服务的优质品牌。

当前:8版(2021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