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宜居之城
——专访汉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永
本报记者 李林晅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永恒追求,承载着无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四川省汉源县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文明宜居之城为目标,日益优化城市环境,不断完善功能配套,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今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汉源县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日,记者对话汉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永,聆听汉源县秉持为民初心、创建文明城市的奋斗故事。

    深化志愿服务

    书写奉献爱心新答卷

    记者: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走基层、进社区为他人送温暖、送关怀的行为,生动地体现了公民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汉源倾力打造“志愿之城”,是从哪些方面推进这项工作的?

    朱国永: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希望在志愿精神的滋养下将汉源建设成为“志愿之城”,主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两方面。

    一方面,我们通过强化志愿服务机制、平台和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县文明办牵头印发了《关于开展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汉源县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和活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加快打造了7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按照“部门(单位)牵头,社区管理”的原则明确了志愿服务站点的主要职责、服务项目、工作流程等。在全县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整合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力量,建立了涵盖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服务内容的志愿服务分队,各乡镇、村(社区)更是组建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共有志愿服务队伍209支,注册志愿者4.6万人。

    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尝试拓宽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志愿服务内涵。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求让多部门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多点开花。汉源县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法治宣传、法律专题讲座、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科技知识普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卫健局等部门的志愿服务队多形式开展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为环卫工人、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送去爱心大礼包。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开发局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力开展贫困户政策争取、助学帮扶等志愿服务。

    激活“文明细胞”

    筑牢城市文明基石

    记者: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等“文明细胞”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汉源县是如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的?

    朱国永:目前,全县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最佳)文明单位7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30个、市级文明村镇32个;省级文明校园4所、市级文明校园9所。县级各类“文明细胞”占比均达到70%以上。

    汉源县的村镇近几年变化很大,顺利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到变、由变到美”的蜕变。“十三五”期间,汉源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汉源县情实际,做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提升全县农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产业发展“三年大会战”,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社交文明倡议行动,在全县123个村(社区)组建了垃圾清运队伍,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此外,汉源县广泛选树农村先进典型,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导向,各村举办“好邻居”“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传递正能量,树立良好的乡风民风。全县还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各村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 丧事简办”。县文明办倡议的鲜花祭祀也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村镇建立了道德“红黑榜”,发挥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升级改造村镇,为村镇振兴发展植入文化内涵。

    记者:汉源县富林镇第一小学、汉源一中和汉源二中均是省级文明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明显。汉源县是通过什么方式坚持抓好文明校园建设的?

    朱国永:在文明校园建设上,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培育、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课堂,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美术书法作品比赛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推荐选树学习宣传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育自信独立、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同时,我们还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形成讲政治、讲正气、讲作风、讲纪律、讲师德的良好教风。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所以我们要求全县学校要发挥好育人功能,比如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因地制宜开设舞蹈、音乐等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活动是“小手拉大手”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学生志愿者为市民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为父母讲述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带动家长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围绕“为民惠民”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创建文明城市的受益者是市民,汉源县如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朱国永:一方面我们持续推动城市品质建设。汉源县以打造“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为目标,黑化县城环湖路,增设城市绿道、健身跑道等,改造城区坡屋顶2.5万平方米,维修主次干道30余公里,打造5处特色梯道和13个特色公园,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8%。同时,我们持续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实现更多事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更加优质。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汉源县推动农家书屋落地,城区图书馆开通电子借阅服务,市民可以通过下载图书馆APP“点单借书”。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网络公益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小区活动等。我们还通过道德模范评选及汉源县防疫好人评选活动精心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榜样力量润泽市民心灵。去年涌现出“四川好人”集体1个,“雅安好人”集体3个、个人6人,汉源县首届道德模范8人、2020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好人15个,市级“新时代好少年”5人、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3人……全县基本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当前:A1(2021年05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