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从天而降的“礼物” 
守护百姓头顶上的安全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王露

成都市青羊区西城尚锦小区的高空视频监控系统

    苹果核、尿不湿、玻璃瓶……住在低楼层的您是否曾收到过这些来自高层邻居送来的“礼物”呢?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关于高空抛物引发的致伤和纠纷案例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人们热议。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坚决遏制这类不文明行为,我国在2019年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的基础上,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高空抛物罪作为新罪名单独入刑,并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两个多月来,全国各地多起高空抛物案件接连宣判,果断“亮剑”,让违法者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目前,群众对高空抛物罪有着怎样的认知,持以怎样的态度?高空抛物现象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如何治愈“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 现象

    仍有住户顶风作案

    今年3月1日,江苏省常州市溧阳法院审理徐某某被诉高空抛物罪一案,被告人徐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这是高空抛物罪作为独立罪名后的全国首例判决。

    当天,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绿地圣路易名邸小区的成先生第一时间将该新闻链接转发到业主群中。成先生居住的二楼阳台外连接了一个小平台,闲暇时他和老伴喜欢在平台上种花,可时不时从天而降的烟头和纸巾让他感到困扰。成先生说:“虽然目前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损失,但总是担心哪天就突然掉下来些别的东西砸伤人。”

    得知高空抛物入刑后,成先生和大多数居民一样连连称赞,并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警醒高层邻居。但事实上,仍有一些高层住户或许抱着“没有人知道是我扔的”“这个东西扔下去也伤不到人”的心态,顶风作案。

    3月初,位于重庆万盛的国能天街客户服务中心频繁接到业主投诉楼上住户装修建渣飞溅,杂物、生活垃圾等乱扔现象。业主武女士表示:“尤其是四楼带花园露台的房屋,为了防止高空抛物、坠物,住户不得不加装阳光棚,最终阳光棚却变成了垃圾棚,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令人深恶痛绝。”对此,物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曾多次向高层住户强调高空抛物的隐患和危害,但总有个别人就是不听劝。

    成都市郫都区一里阳光小区在4月初也多次出现高空抛物和往楼下泼水的事件。业主吴女士介绍,业主群里常有低层住户曝出来自高层的“不速之客”,包括啤酒瓶、烟头、纸屑、尿不湿等。吴女士一边向记者展示业主群里关于高空抛物的图文和视频聊天记录,一边气愤地说,“没想到的是最近那么多起高空抛物罪判决,还有人往楼下泼水、扔垃圾。”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烟头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抛物,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抛物。成先生认为:“烟头看似不会伤人,但未熄灭的烟头如果落到晾晒的衣物或堆放的废纸箱等易燃物上,极可能引发火灾,潜在危害非常大。”

    ◎ 对策

    借助科技力量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为提高居民对高空抛物罪的认识,引导业主增强文明意识,重庆万盛的国能天街客户服务中心及时在单元楼显著位置张贴了《请勿高空抛物温馨提示》,并通过短信、微信和口头宣传等形式,多方位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以及高空抛物罪的相关条例;成都郫都区一里阳光小区物业服务中心也在电梯内及小区显著位置张贴了《温馨提示》,呼吁业主和住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之人,行文明之举”。

    但对高空抛物行为的遏制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还不能形成有力的震慑。针对高空抛物者行踪难觅,发现难、取证难等情况,目前“安装对空摄像头”成为全国各地遏制高空抛物行为比较常用且有效的一个措施。

    江西省南昌市叠山路西社区与八一桥派出所联合推出一套名为“瞭望者”的高空抛物预警监测系统,并在该社区正式投用,只要抛物下落,系统会自动定位出抛物位置。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景山派出所联合景山街道打造了一套能够最多同时抓捕100个移动点的智能高空抛物监控系统,系统追踪到物体移动轨迹呈抛物线或下降趋势时,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生成事件视频,推送至派出所报警系统。上海市松江区莱顿小城安装了AI监管系统,通过对监控摄像头拍到的图像进行分析,自动识别高空抛物现象,并清晰记录物体坠落轨迹,在第一时间,通过云平台将报警图片发送给物业工作人员……

    今年4月28日,成都市青羊区西城尚锦小区高空视频监控系统正式启动运行。52个摄像头从不同角度“仰视”着小区,24小时监控高空抛物现象。西城尚锦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胡道伍介绍,管理人员既可以通过系统终端显示屏调取监控画面,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APP进行查看。胡道伍表示:“以往每次遇到高空抛物的投诉,都很难确认谁是高空抛物责任人,而现在有视频为证,我们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劝导,并将事件在社区网格群内进行通报,进一步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

    “就我所知,自从监控系统安装以后,小区内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高空抛物现象。”西城尚锦小区业主葛先生表示,在借助科技力量对这些陋习进行约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每个人的道德约束与法律意识。

    ◎  思考

    治理乱象要约束更要培育文明

    回看数月来全国各地对高空抛物案的宣判,不难发现司法领域对于高空抛物治理的积极回应,对有效防范、遏制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蜀航律师事务所律师覃小玲介绍,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越来越多,但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关于“高空抛物”的检索,2018年至2020年,全国审判的与高空抛物有关的案件分别是207件、444件、622件,其中刑事案件分别是5件、12件、50件。可见高空抛物案件最终进入刑事程序的很少,基本上通过民事赔偿就解决了。而此次刑法修正案的实施,将“高空抛物罪”作为新罪名单独入刑,标志着国家从法律上遏制这一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愈加强硬。

    覃小玲说:“此前对于高空抛物,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一般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但该罪的入刑起点高,不能涵盖所有的高空抛物行为。此次高空抛物入刑,单独成罪实质上降低了入罪门槛。让依法惩治高空抛物的链条更加完整,使得高空抛物走出了‘没有伤害就没有处罚’的尴尬。此外民法典也规定了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明确了公安机关在高空抛物中的调查职责。刑法民法衔接,正是对陋习的有力震慑。”

    高空抛物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漠视,折射了抛物者文明意识的淡薄和道德自我约束力的不足。对此,成都市双流区东明社区党委书记宋艳认为,治理高空抛物乱象,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法律知识,以“零容忍”态度对待高空抛物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意识,共同维护“高空文明”。

当前:1版(2021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