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山的女人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刘桂珍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刘桂珍(中)到地里查看树苗生长情况

    ◎ 人物名片:

    刘桂珍,1963年1月出生,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40多年来,刘桂珍坚守初心,扎根大山,从乡村医生、村妇联干部,到代课教师,再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五副担子一肩挑”,用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换来了村民的健康和孩子们的笑脸,也换来了段家湾村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先后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家庭”“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今年7月1日,作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刘桂珍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回想起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情景,刘桂珍至今仍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能见证我们党和祖国的伟大时刻,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乡亲们多做实事、解难题、办好事。”

    用心守护村民健康

    1978年,作为段家湾村的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刘桂珍一心想考大学,走出大山。那时村里没有医生,村民看病要走几十里山路。恰逢县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段家湾有一个名额,时任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刘桂珍说:“村里就你一个高中生,你不干谁干?”

    那一年高考之前,刘桂珍还是偷偷地报了名。去县城参加乡村医生培训时,她随身携带着高考复习资料。高考那天,刘桂珍从乡村医生培训班骑自行车前往考场,她边骑边想,自己要是考上了大学就肯定不会回村里了,但自己走了,乡亲们怎么办……想着想着,她一没留意竟摔倒在地。坐在地上想了想后,刘桂珍又原路返回了乡村医生培训班。

    就这样,刘桂珍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

    经过培训后,刘桂珍回到段家湾村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一开始有很多医学知识都不太懂,我就买书自学,一抓住机会就向别人请教。”很快,刘桂珍就学会了输液、针灸、理疗,因为有了她,困扰村民多年的看病难题得以改善。

    后来,刘桂珍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能,妇科、儿科、推拿……数十年间,她日积月累地潜心钻研,成为村民最信任的“全能医生”。

    54岁的村民刘眉龙患有风湿,每隔一段时间,刘桂珍就会挎着医药包上门为其针灸。刘眉龙说:“桂珍给人看病,不管是本村的还是附近村的,从来不收出诊费和注射费,还经常减免医药费。”

    40多年来,只要村民需要,刘桂珍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家中。村里谁家老人的病该复查了,谁家小孩该打疫苗了,她心里都清清楚楚。每当看到患者通过自己的治疗康复时,刘桂珍都很欣慰,她说:“我是乡村医生,守护父老乡亲的健康是我应尽的责任。”

    用爱助力孩子成长

    以前的段家湾村贫穷落后,1988年,段家湾小学唯一的老师离开了,孩子们停了两个月的课。村干部找到了正在当村医的刘桂珍,一句“临时顶上”,她又毫不犹豫地当起了村小的临时代课教师,一干就是29年。

    由于村子小,学生少,全村几个年级的孩子全部坐在一个教室里。白天,刘桂珍按年级给学生上课,教完这个年级再教那个年级;到了晚上,她几乎每天都是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刘桂珍还经常购买文具给孩子们用。她说:“办好学校、教育好孩子是斩断穷脉、拔掉穷根、彻底改变段家湾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关键,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我就愿意当代课老师。”

    1996年,学校改建校舍,刘桂珍的家成了临时教室,她把家里能用的东西都用上了,桌子、床、缝纫机板……还备了一块简易的黑板。就这样,5个年级的15名学生,在她的家里上完了一学期的课程。

    2006年,段家湾小学被撤并,刘桂珍又跟随村里的孩子到王家会小学当代课教师。一直到2017年下半年,王家会小学合并至乡镇时,刘桂珍才卸下了代课教师的担子。

    “一定不能让孩子们再当‘睁眼瞎’,要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走出大山,出人头地。”这是刘桂珍最朴实的心愿。刘桂珍任教的29年间,段家湾小学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学毕业生的合格率都达到了98%以上。她教过的不少学生后来都考上了大学,走出大山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着力量。

    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1996年,段家湾村两委换届,刘桂珍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刘桂珍兼任村委会主任。担任村干部后,刘桂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忙了。

    段家湾村位于恒山脚下,山大沟深,土壤贫瘠,资源匮乏,刘桂珍认为,要想改变村里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的现状,必须靠发展产业。

    担任村干部后,刘桂珍赴内蒙古等地考察了解市场信息,并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分析研究村里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最终决定发动群众在河滩地发展油松育苗产业。

    2009年,刘桂珍与丈夫杨宏生商量后,在自家的河滩地里种植油松树苗先行试水。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第三年春天,这批树苗卖了7.5万元。试水成功后,为动员村民一起种植油松树苗,刘桂珍不仅挨家挨户地传授育苗技术,还垫钱送树苗,在她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发展育苗产业。8年后,段家湾村的苗木种类又增加了杨树、云杉、白皮松等,还种植了猪苓、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至上百亩,村民收入节节攀升。

    2018年,刘桂珍又牵头成立了“代县刘桂珍种植苗木合作社”,在推进段家湾育苗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相邻村庄发展育苗产业。202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都说:“有刘桂珍这样的村干部在,我们没什么担心的。”

    为持续增加村民收入,在刘桂珍的带领下,村里的经济如今已向着产业多元化发展。“3年前试种的松露,长势不错,待试种成功后,就可以在全村推广种植了。”刘桂珍告诉记者,她和村两委的同志还计划利用村里优质的山泉水发展水产业,准备把本地特产优质酥梨进行深加工,明年春天还打算在村里的闲置土地试种金银花等药材,进一步带动乡亲增收。

    除了担任乡村医生、代课教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珍还是村里的妇联干部。从最初的村妇联主任到现在的村妇联主席,40多年来,她与村妇联的其他干部一起,带领村里的妇女建起“妇女之家”和农家书屋,并积极参加乡里组织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她还定期召集妇女干部通过读报学习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传达妇联组织的声音,并尽己所能地针对妇女需求提供帮助。

    今年,刘桂珍已经58岁了,但她依然为全村354名乡亲的健康幸福生活忙碌着。她说:“段家湾是我的根,我的‘阵地’,我要坚守到生命最后一刻。”

当前:A1(2021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