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的力量在大兴蓬勃生长
王冬梅

 

    坚持40年学雷锋的宋薛宣、见义勇为不惧死神的潘月兰……在北京市大兴区,道德的沃土滋养出一个又一个榜样人物,近年来,大兴已先后涌现出数十位身边好人和“大兴榜样”,仅今年就有“阳阳中国饭”创始人王东等8人上榜“北京榜样”,全区群众在选榜样、敬榜样、学榜样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崇德向善的力量在大兴蓬勃生长。

    今年60多岁的宋薛宣是山西省稷山县人,退伍后来到大兴,在部队时就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和“学雷锋积极分子”。初来大兴时,他是一名自主创业的修锁工匠,后来与大兴百姓接触多了,当地人的朴实憨厚和乐于助人让他决定要在大兴成家立业,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兴人。2003年“非典”期间,宋薛宣带着家人开着车连续77天、行程8000多公里,义务为大兴主城区的300多部公共电话进行消毒,在那个非常时期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一座城;2008年,宋薛宣所住小区的原物业公司突然撤离,一时间垃圾遍地、电梯停运,他带领家人和志愿者一起对小区进行义务管理近五个月,直到新的物业公司接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又带领志愿队伍深入到防疫一线协助消杀、在卡口执勤……从最开始的“大兴个体户学雷锋服务队”,到后来的“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再到全区几十万人的注册志愿者,宋薛宣已成为大兴弘扬“雷锋精神”的形象代言人。

    在大兴,像宋薛宣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潘月兰是一名教师,1985年,她为了救一名即将被火车撞到的小女孩而身受重伤,失去了左臂并高位截瘫,此后她在病床上和轮椅上一直坚持学习和工作。大兴区委、区政府授予她“舍己救人的人民教师”称号。礼遇榜样模范是大兴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制,为了让全区人民记住榜样、学习榜样。大兴区在2017年以潘月兰为原型拍摄了公益电影《燃灯者》并在院线集中放映,群众纷纷自发去影院观看。2019年区政府又在黄村公园专门为潘月兰建造了雕塑,雕塑建成后不仅成为全区人民纪念榜样学习榜样的教育基地,更是成了大兴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地标”。

    对榜样最大的礼遇是学习和传承榜样精神,让他们的感人事迹影响每个人并代代相传。2021年大兴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全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启了崭新的篇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打造“新国门 新大兴”文化品牌,离不开榜样精神的弘扬和丰润道德的滋养,如今,崇德向善已逐渐成为大兴人的精神标配。

当前:A4(2021年09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