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构建社区文明实践服务圈
哪里有群众 哪里就有文明实践
周复宏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阵地建设、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为着力点,积极打造符合标准规范、具有首府特色、成果落地见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圈,群众可就近参加实践活动,享受便捷舒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

    阵地建设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

    针对城区人口密集、活动场地有限、权属复杂、实践阵地空间承载能力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南宁市编制了5类文明实践阵地(城区中心级、街道所、社区站、窗口单位、景点景区)基本建设标准,探索在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公交车等设立文明实践站,融合城市志愿服务驿站、景区游客中心、社区文体活动阵地等,以街道文明实践所为中心,社区、网格、商圈、楼宇等文明实践服务点为辐射支点,构建起城市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为方便群众,南宁市将站点接入“南宁文明网”,市民根据文明实践站点电子地图,随时随地可找到最近的实践阵地。目前,全市城区共建设街道文明实践所26个,社区、网格文明实践阵地980个,文化场馆文明实践阵地29个,景区文明实践阵地40个,市民一出门就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南宁市还在经过人流密集主城区的5条公交线路上打造了5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篷车”,构建起“全市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网络,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借助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南宁市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为导向,打造出文明实践的“新高地”,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精准提供服务,将阵地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果。

    实践活动构建文明实践“同心圆”

    南宁市整合单位、街道社区、商圈市场、社团组织及居民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市民群众定制海量、免费、全天候的实践活动服务类型。如青秀区新兴苑社区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辖内政务文化服务的阵地资源,提供阅读书画、教育培训、居家养老、体育健身、少儿托管等数十项服务,让文明实践阵地“大门常开,群众爱来”,实现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服务群众。

    由各社区大党委牵头,青秀区整合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等职能部门和辖区各企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的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家政、按摩、垃圾分类、蛋糕制作等实用性强的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强化志愿服务能力。

    南宁市还以融媒体改革为契机,将融媒体中心记者纳入文明实践管理岗人选,每个实践阵地管理人员由一名负责人、一名专业志愿者、一名文明实践工作人员构成,驻点记者直接参与阵地策划运营传播,成为服务老百姓的“全科医生”,使得各项服务对接需求更精准,监督机制更顺畅,为民办事更便捷。全市共有60多名记者进驻社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发表报道近1万篇,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1800多个。

    品牌引领奏响文明实践“合奏曲”

    南宁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基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南区二桥西社区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路子,推行“逢四说事”居民议事制度,组织社区党员、社区片区民警、群众代表、网格员代表、楼栋长共商综治维稳、志愿帮扶、邻里纠纷等关乎群众利益的身边事,每月4日、14日、24日或周四定期不定期说事议事,形成社区事务大家评、社区管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的民主氛围。借助“逢四说事”平台,社区汇聚了辖区各单位、城区后盾单位等力量,形成大党委引领、党员带头、多元参与、难题共解、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共同开展多元化、活力化、丰富化的文明实践活动。

    为做好志愿服务,南宁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在全市61个社工组织和110多个社工组织站点设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由政府每年出资购买服务,保障文明实践活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将志愿服务延伸至社会的“神经末梢”。同时,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培育群众性组织等方式,结合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将第三方社会组织通过项目扶持的方式拉进文明实践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朋友圈”,实现可持续化、可复制、常态化运行。

 

当前:B2(2021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