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幸福写在百姓的脸上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以“12361”工作方法为抓手让文明成果惠泽群众
本报记者  李林晅

    4月的西昌,春风拂面,草长莺飞,满城怒放的蓝花楹,让空气中充满了浪漫的味道。登上泸山俯瞰,山海环抱的西昌风景宜人,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大街小巷清爽干净,充满着文明的底蕴和关怀。

    2018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在吐故纳新中沿着文明的轨迹不断前行。西昌市坚守“为民”初心,围绕“12361”工作方法(“1”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为整体提升城乡规划、整体提升市民素质,“3”为牢牢把握“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三大发展理念,“6”为“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普惠民生、文化提升、标本兼治”的创建思路,“1”为一条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群众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遵循,推出多项举措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有机更新显活力

    4月1日清晨,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西昌高铁新城核心区路网一期孙水路、站前路建设工程又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一部分施工人员在路段上铺设沥青,一部分施工人员施划交通安全标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该项目是高铁新城片区建设的一部分,预计6月达到通车条件,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周边群众出行,满足地区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工程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西昌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烟厂娇子路及周边道路、小渔村大道北段……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得以建设,联通了民心,畅通了富裕的康庄大道。

    提起2020年11月20日,西昌市川兴中学教师马亮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色——那一天,绕城公路一期工程(北环线)通车了。马亮住在410生活小区,过去去学校上班必须走航天大道,车程大约50分钟;遇到下雨天,则可能需要1个半小时甚至2个小时。“最久的一次开了两个半小时,下班到家差不多晚上10点了。”马亮说,当得知绕城公路一期工程(北环线)通车试行的消息后,他和家人十分兴奋。第二天,他早早地起了床,和家人一起庆祝公路通车试行。“那天,我开车去学校只用了20分钟。”马亮笑着说。

    交通品质提升,让西昌的老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的便捷。面对群众对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热切期盼,西昌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2021年以来,西昌打通航美南路、海晏西路2条断头路,启动一环路断头路、四中东侧道路、健康二环路接三岔口南路段等7条老城区断头路建设工作,相继完成了滨河东路北延线(北环线-胜利大桥)、西河右岸(四合桥-宁远桥)堤带路工程以及西河右岸(宁远桥-五一桥)工程并实现通车。值得一提的是,西昌还以污水治理为重点,投资近1.5亿元,新建迎宾大道、春城路等5条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20余公里,完成天王山大道6公里截污干管修护改造,采取微工程措施完成了东西海三河沿线、邛海西岸区域、城东南片区及烟厂片区等共计60余处雨污混流点的问题整治。

    在西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解民所盼,成色“实”足,为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让文明行为成为“全民自觉”

    4月2日上午8点,家住西城街道航天路社区的张桂芳和西城街道龙眼井社区的向永素结伴来到辖区路口,开始了一天的文明劝导工作。退休后,张桂芳在街道举办的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向永素,有空闲时间的两人在街道的号召下,加入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伍,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注意信号灯,请站在安全区域等待”“红灯了,请等一下”……上午8点半,路口处的车辆、行人逐渐增多,张桂芳和向永素聚精会神地盯着交警指挥手势,及时挥动劝导旗指引行人和车辆通行。早高峰的拥堵解除后,张桂芳和向永素顾不上喝一口水,又继续前往附近的街巷,对乱扔杂物、随地吐痰、躺卧公共座椅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遇到背街小巷里张贴的小广告,张桂芳和向永素耐心地用手一点点地将其清除;看到地面上有垃圾,她们弯腰将其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张桂芳说:“在劝导不文明行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遵守社会公德,保护好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样大家的心情也舒畅。”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入,西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也稳步推进,积极开展了“文明餐桌”,交通堵点、乱点、盲点整治行动,“民主法治示范创建”行动以及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等,强化市民习惯养成。

    今年清明节假期,邛海湿地公园迎来不少游客。志愿者周秋兰身穿红马甲,每日在景区入口处引导游客扫场所码,积极引导游客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她告诉记者:“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展示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感知文明的力量,并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我觉得很自豪。”

    记者了解到,西昌还在“西昌发布”App设置曝光台曝光不文明行为,并开展文明行为宣讲活动、“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在学校举办“小手牵大手”文明礼仪主题活动等,持续提升市民素质,力求让文明行为成为“全民自觉”。

    让群众生活更精彩

    对于海河社区居民江霞来说,每天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在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教居民书法。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的书画室里,挂满了江霞和“爱徒”们的书法作品。

    江霞今年60岁,热爱书法,退休后她主动向社区提出义务教居民书法。“家里地方太小,施展不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专门的书画室,真的太棒了,不仅自己可以练字,还可以教别人。”江霞的书法课吸引了不少居民,“现在,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书画室里每天都坐满了来学习书法的居民”,海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郑晓红说。

    前来学习书法的人多了,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热闹了起来。为给居民提供更多服务,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入了百灵鸟合唱团、京剧协会等社会组织,并增设了四点半课堂、暑期培训班等。

    在海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记者看到一楼设有儿童之家、办事大厅,二楼设有书画室、银龄驿站等功能室。郑晓红告诉记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公园之中,旁边就是海河,环境优美,居民一有空就会来这里参加活动,积极性特别高。”

    要成为全国文明城市,首先要让群众满意。西昌通过阵地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等方式,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聚焦本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周末惠民音乐会等惠民工程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一园一主题、一园一品牌”思路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公园、法治公园、好人一条街等,春风化雨滋养群众心灵;“品读百年史 奋斗中国梦”“百本党史图书进农村”“寻找百名党史阅读达人”“学四史 习原著 强信念”等主题全民阅读活动提升了群众的精气神……

 

当前:A1(2022年04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