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古籍之光

   

 

 

 

 

    编者按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灿若繁星,保存了先贤的智慧、民族的记忆、文明的根脉,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但古籍历经千百年岁月磨砺,较为脆弱,保护、整理、研究、利用等工作任务艰巨、殊为不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那么,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如何在整理保护、普及传播、利用转化、人才培养、工作保障等方面发力,以“典”亮古籍之光?本期话题对此予以探讨。

    1

    保护篇

    摸清家底,全面立体呵护

    孔德淇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经历数百数千年的古籍,经不起反复翻阅,绝大多数只能被束之高阁。如何提高保护水平,是当下古籍工作的痛点难点之一。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古籍保护基础性研究,发挥科技保护支撑作用,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其实,业界的理念观点也是与时俱进的,从主张修复处理古籍并改进存藏环境的“原生性保护”,到强调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古籍的内容复制转移到其他载体的“再生性保护”,再到呼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承性保护”,这些都表明古籍保护需要多样化,需要更为先进的现代技术介入。

    所谓“原生性保护”,也就是古籍修复,书籍修复前是什么样子,修复后保持什么样子,“整旧如旧”才能保证古籍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古籍的损坏程度不同,修复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但都要避免古籍在修复过程中遭到二次破坏。同时,要改进存藏环境,提高霉菌、蠹虫、灰尘、有害气体防治技术,控制古籍光照强度及温度湿度,等等。

    而“再生性保护”包括,通过影印出版的形式仿造古籍蓝本,保留原书风貌,以供研究利用;将古籍文献资料“缩微”并复制在胶片、胶卷上,原图像和文字按比例缩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

    而“传承性保护”则是通过开展“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古籍修复技艺竞赛”“古籍修复成果展示”等活动,以及古籍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

    无论采取哪种保护方式,都要提高古籍保护水平。而且,古籍整理保护犹如“大海捞针”,前提是摸清“家底”。故而《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入开展古籍普查,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完善书目数据,编纂总目提要,摸清国内外中华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

    将古籍“家底”摸清,并将古籍信息登记到各馆藏编目,它们方才有一个完整的“家”。据报道,目前许多国有古籍存藏单位已编制了自己的馆藏书目。这方面,不少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做了许多工作,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也把国内不同收藏单位的古籍信息集中起来,实现了联合编目。但部分机构或单位收藏的古籍编目,尚有待改进之处,有些甚至还没有编制形成书目。这些古籍存藏单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全面完善馆藏书目,进一步提升古籍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责任心。

    古籍浩如烟海,还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当然,古籍保护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社会力量保护不慎,或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应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和规范管理。其实,在古籍保护方面,重在支持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依法设立基金会等形式,参与古籍保护传承。如此聚合多方力量,就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古籍世代流传。

    2

    普及篇

    穿越时空,古今美好相遇

    杜建锋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做好古籍普及传播。加大古籍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笔者认为,做好古籍普及传播也是一种保护,是让古籍“活”在当下,“典”亮现实。

    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它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世代流传中的闪亮故事,走出了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新路。在这档新颖的节目中,曾经被认为与现代人有着巨大时差的古籍被赋予了新生命,“活”起来、“动”起来,会“说话”的古籍迸出了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极大地激发出了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可以说,是守正创新让《典籍里的中国》收获了一票又一票粉丝。

    普及传播古籍要创新表达方式,让古籍所蕴含的精神以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诞生之初就有很大影响力的古籍,在当时就是经典,这些经典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表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人与今人虽然时代不同,但情感依然相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致的。让古人与今人有一个美好相遇,就需要破除时空障碍,比如,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将古籍中所蕴含的精神表达出来,让更多人来欣赏经典、阅读经典,也就普及了经典。

    普及传播古籍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实现“情景再现”,使现代人能够跨越阅读障碍,做到身临其境。虽然古人与今人都在使用汉字,但对今人来说,古籍难读、难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也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去欣赏、品味古籍,对其敬而远之。因此,有必要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复原”古籍,借助虚拟技术、数字技术等,在不违背古籍原意的基础上,让古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从而破除文字障碍,跨越时空限制,让今人能顺利阅读和欣赏古籍,与古人有一个美丽“约会”。

    比如,有人对《红楼梦》中的菜品进行研究,通过抖音等传播工具,复原和制作了《红楼梦》中的菜品,引来众多网友围观。实际上,这也是古籍的一种传播方式。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人们更容易接近古籍,从而热爱古籍。当然,还可以通过电视剧、动漫、电影等方式,加大对古籍的挖掘力度。比如,记录片《书简阅中国》,就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复原中国古人的生活场景,再现古人的精神风貌,引来观众的普遍叫好。

    应当注意的是,在古籍的普及传播中,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可以创新,科技手段亦可以借用,但忠于原作是重要原则,不能想当然地随意解构经典,甚至颠覆经典。

    3

    利用篇

    走出馆舍,走向大千世界

    丁慎毅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

    古籍的确可以为现代所利用。比如,系统提炼古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可以为治国理政、干事创业等提供有益借鉴;系统提炼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古籍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等思想,可以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系统提炼古代科技典籍中的科学文化,可以服务科技创新;系统提炼古代医药典籍中的精华,可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而在传承中华农耕文明优秀成果的古籍中,则可以挖掘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宝贵内容……

    一句话,“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挖掘古籍文献的时代价值,对我们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数字化时代,推进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转化利用的必由之路。把纸质古籍中的内容转化成数字文本,将海量晦涩难懂的古籍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可交互、可触摸、可视化的数字作品,以方便人们查阅使用,可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创造新的价值。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作指导协调机制,统筹实施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积极对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支持古籍数字化重点单位做强做优,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这些方面,是国家对古籍数字化作出的宏观部署,具体怎么做,需要各地方相关部门、古籍存藏单位、高校等逐步探索、细化,并形成可以借鉴推广的经验。

    可以说,推动古籍数字化,是推动优秀古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绝好途径。数字技术更新了古籍文献的呈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灵活了解到古籍的深厚思想内容。

    推动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并非“阳春白雪”的小众事,而是“下里巴人”的大众事。比如去年7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等联合发起“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众多参与者通过说书、绘画、复原美食等不同形式,普及古籍知识、演绎古籍内容,让古籍鲜活起来,仅在某短视频平台,众多创作者就让古籍完成了从“馆舍一隅”走向“大千世界”的探索发现之旅,靠传播古籍实现了灵活就业,更有很多人从古籍的传播中受益匪浅。期待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推动古籍资源转化利用中来。

    4

    人才篇

    筑巢引凤,真诚拴心留人

    徐刚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古籍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古籍专业人才,古籍学科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据报道,目前我国已建立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三位一体”的古籍保护人才创新培养之路。

    但是,古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古籍工作的范围也在逐年扩大,涉及古籍的收藏与保护、古籍的整理与研究和古籍的出版与规划等诸多方面。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古籍修复、保护、鉴定编目、整理研究等工作需要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需要。尤其是古籍保护专业,不但需要掌握文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操作性和实践性有着更高要求。

    推进古籍学科专业建设,相当于“筑巢引凤”,有利于提升古籍学科的专业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古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完善涵盖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和数字化的古籍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古籍学科与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学科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除了专业建设,还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水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古籍工作的短板。不少专业院所、图书馆机构面对大量亟待保护的古籍,人手普遍不足。

    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古籍工作队伍?关键是要创造拴心留人的真诚环境,让从事古籍工作的人才有尊严、有前途、有获得感。

    一是要完善用人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古籍工作队伍。古籍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在用人上,应将那些真正热爱古籍工作、能吃苦奉献的人才吸引进来,保障古籍工作人员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通过吸引人才,扩大古籍保护修复人才规模,加强古籍整理研究机构力量,健全少数民族古文字人才传承机制,加强古籍专业出版队伍建设。

    二是要加强古籍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古籍工作人员有职业获得感。实施古籍人才培训计划,设立全国古籍人才培训库,建设古籍人才培训基地和古籍整理研学一体的培训平台。让更多古籍工作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能有职业荣誉感。

    三是要科学评价古籍人员工作,让古籍工作人员有尊严。健全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古籍工作质量,完善古籍工作成果评价办法,加强古籍优秀成果评选推荐工作。职称评定、评奖推优、科研成果认定、效益评估等政策要向古籍工作人员倾斜,让古籍工作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古籍工作,为新时代古籍工作奉献力量。

    5

    保障篇

    粮草充足,才能兵强马壮

    涂启智

    古籍是中华博大恢宏文化史的生动物证,附着于这些文物之上璀璨夺目的文化意义与穿越时空的历史研究价值,具有无可替代性。

    “兵马要强壮,粮草需保障。”古籍工作保障机制是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促使古籍事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抓好落实。

    加强古籍保障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古籍工作有了相应保障,相关职能部门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部门负责人才会依法依规大刀阔斧开创新局;同时,古籍工作人员方能无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保护传承古籍的事业之中,也才会有更多新生力量持续加入,形成古籍事业的人才梯队。

    做好古籍事业保障工作,一是强化法治保障。以法规制度明确古籍保护与传承事业中各方应依法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让职能部门与相关部门必须做、不得不做,并且有动力积极做。其次,以法规形式明确规定古籍修复、保护与传承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推动古籍事业发展。我国正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古籍修复、保护及传承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文化事业,应纳入依法治理范畴。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古籍事业财税配套政策,在科研经费与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提供充足经费保障,不留经费缺口,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上升。否则,即便有了法治保障,如果资金划拨不能兑现,科研无法进行,专业人才待遇无法落实,一切都可能沦为空谈。

    三是强化激励机制保障。针对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奖惩制度,也可将古籍工作业绩纳入主管部门的业务考核体系,纳入相应负责人的政绩考核范围,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得到相应的奖惩结果。

    保障工作做好了,古籍才有希望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薪火相传,后世子孙回望历史才会“有枝可依”。

当前:A4(2022年04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