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陈规陋习 树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  袁矛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和全面小康的圆满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一些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近日,记者就此在一些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 旧象 ]

    陈规陋习让百姓深受其苦

    “以前我们村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到年底时,‘人情债’多,经济负担很重。”“以前办酒的名头多得很,除了婚丧嫁娶以外,新房乔迁要办酒,娃娃升学要办酒,儿子当兵入伍也要办酒,这家满月酒,那家生日酒……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大家为了赚面子互相攀比,结果就是越办越多、越办越大,大家都难受”……提起陈规陋习带来的负担,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龙塘村的村民纷纷倒苦水,有关办酒的名目繁多、收礼频繁、礼金过重等问题让大伙儿深受其苦。

    在四川省米易县雷窝村,村民对人情风、吃喝风、攀比风带来的负担也深有感触。雷窝村党总支书记李发兵告诉记者,过去村里操办红白事的程序十分繁琐,一场宴席往往要摆上三四天。除了搭台唱戏比场面,还要攀比酒水菜品,礼金也逐年水涨船高,结果往往造成大量浪费。“一年到头‘送人情’要花费一大笔开销。本来经济发展了,大家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了,但攀比的‘泡沫’却越来越大,导致村民都感觉负担很重”,李发兵说。

    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频道,不时会有群众反映陈规陋习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可以看到,个别地区仍存在的陈规陋习不仅让百姓深受其苦,也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文明社会的“绊脚石”。

    [ 新风 ]

    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文明新风尚

    为遏制高额彩礼、婚丧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累了一些成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移风易俗,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及其他不文明行为……”在龙塘村的村规民约里,移风易俗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一条内容都是由村两委开会研究决定后,再通过村民代表表决通过的。村民互相提醒监督,目前大操大办等现象大幅减少。”龙塘村党总支书记王艳说。

    去年,村民罗贵森一家人原本张罗着要为老父亲举办80岁寿宴。王艳听说后,组织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关怀慰问老人,并宣传了村里对移风易俗的倡议。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罗贵森一家人放弃了为老人隆重祝寿的打算。老人生日当天,一家人过了一个简单却温情满满的生日,赢得了四邻八舍的赞誉。

    为破解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难题,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雷窝村坚持以村党组织为引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组建红白理事会,建立有关办理红白事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打造了红白理事会自办点,让宴席操办简便化、规范化。村民想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需要提前向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备案,然后由红白理事会指派人员指导筹备宴席,对宴席的桌数、菜品数、礼金额度等事宜进行审定。如今,雷窝村基本做到了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村民纷纷拍手称赞。据统计,目前全村“人情”负担减轻70%以上。

    “‘勤、善、孝、诚’是我们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去传承。我们应该孝在当下,而不是薄养厚葬……”4月18日,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大建社区“新风小院”,乡贤唐家英向居民们开展文明宣讲。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大建社区以客家文化为引领,推动移风易俗。绘制客家文化相关文化墙、文化展板,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依托荣昌客家文化微信群平台,开展婚事新办、“零彩礼”宣传。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要求和地域特色,深化拓展“客家文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综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分队等力量,以开展小院讲堂或进村入户宣传的方式,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氛围。同时,党员干部带头响应移风易俗,积极宣传陈规陋习的危害性,并实施“红黑榜”、积分制等奖惩机制,引导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 推进 ]

    深入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今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要“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党中央不止一次就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提出要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党中央的政策对我们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王艳深知移风易俗之难,需要久久为功,她表示,龙塘村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实时更新村规民约,全流程监督落实移风易俗。

    李发兵关注到,今年3月,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我们村开展移风易俗更多的是注重自治和德治两个方面,学习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后,我对以法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李发兵说。他表示,接下来,雷窝村将组织发动一批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志愿者深入开展宣讲,结合真实案例和移风易俗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村民树立法治新观念。

    大建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家辉表示,大建社区将继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客家文化,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他说:“某些陈规陋习根深蒂固、成因复杂,这决定了移风易俗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乡村文明新风俗、新秩序的构建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力有效规避‘结婚返贫’‘人情返贫’,凝聚精气神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当前:1版(2022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