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文明城市守正创新
杨璐

 

    五年来,贵州凯里市产业与城市共融、文化与绿化彰显、城镇与农村互动、影响与美誉俱增。

    如今,凯里扬帆启航、乘风破浪,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开创“强州府·大凯里”的发展新局面。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品质

    五年的统筹布局,让凯里市实现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品质提升——

    凯麻同城化扎实推进,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73.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23%。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构建了集高速、高铁、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山地民族特色城镇正在加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工程成效明显,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6.1公里,公路总里程增至1867.4公里。凯里市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7821户、老旧小区改造8013户,建成保障房4304套,建成公园广场70个。

    凯里市除了夯实“硬基础”,还不断提升“软实力”——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美化等10大重点攻坚行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及群众生活质量。“斑马线上的文明”享誉全国,“人车礼让”成为文明风景线。2020年11月,凯里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补齐民生短板

    成果惠及群众

    五年来,凯里市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好“四场硬仗”,落实“大战140天”“决战80天”等系列攻坚行动,81个贫困村,6.13万贫困人口全部出列脱贫。建成“组组通”公路192.7公里,实现了30户以上自然寨全部通硬化路目标。投入资金实施饮水安全及巩固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针对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应改尽改。还建成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更有盼头,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近年来,凯里市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方面,集中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帮扶,推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开展好春节后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输出工作、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培训、增设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就业。五年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亿元,带动就业3450人。

    在教育方面,凯里市投入27.8亿元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6所,新增学位4.3万个。在医疗方面,凯里已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和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市级审批的医疗机构达554所,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入列国家级县域医共体试点县。文化方面,凯里市文化馆入选全国一级文化馆,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实现全覆盖。建成气膜运动馆等体育健身项目,体育场地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

    经济蓄势腾飞

    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凯里市围绕“鸡、猪、渔、菌、菜”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两椒一果”等低效替代作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稳步推进东西线林下经济产业带建设,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村全面振兴。

    同时,凯里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加快玻璃、铝及铝加工等重点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茁壮成长,黔玻永太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海生玻璃项目开工建设。

    五年来,凯里市旅游业抢抓“旅居时代·健康生活”带来的新机遇,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了下司古镇、云谷田园2个国家4A级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3.15%。

    未来五年,凯里将以产业新区、文化新都、生态新域、开放新地、幸福新城“五新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高效率实施、高质量发展,奋力扬帆启航,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当前:A2(2022年05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