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不等于放手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意识到,顺应孩子天性、有个快乐童年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开始尝试“放养”教育。

    适当地放养对孩子成长有促进作用,家长不越俎代庖,尊重孩子的选择及隐私,给予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其自理自立能力和思维,让孩子享受自主探索的快乐。但是“放养”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当甩手掌柜了。适度的放养教育,放的是思维,养的是习惯,家长在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思维,不放规则。家长不能无视孩子的想法,要让孩子自主思考,但同时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果一味地放而不收,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目无他人,形不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引导好习惯,制止坏行为。良好习惯一旦定型,孩子就会主动去做。比如打扫整理房间,看到打扫后的房间一尘不染,孩子就能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但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必要时予以相应的惩罚。

    3.别总向孩子强灌道理。有些家长觉得,对孩子的教育不宜“强制”,那就多讲道理,但是反复灌输道理容易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其实最有效的教育是以身作则。比如家长想让孩子坚持每天刷牙,那么自己就应每天按时刷牙、洗漱,长期如此,孩子看在眼里不自觉地就会有样学样,养成习惯。(《生命时报》  琚金民)

 

当前:未成年人6版(2022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