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和平乡大高陵村: 抓好资源整合 推进文明实践落地见效
林洛  王秀君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大高陵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盯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强化组织引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根”

    为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有效开展,该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站长、第一书记为副站长、其他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硬件提升、活动规划、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将文明实践工作列入“书记项目”,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结合群众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本村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强化阵地建设,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枝”

    在特色载体上下功夫。投资3万余元按照“五有标准”打造升级实践阵地,设立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人民调解室及展览室等,建设形成了集政策理论宣讲、科技科普、群众文化生活、践行主流价值等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在特色功能上下功夫。针对村上原有宣传阵地较为分散、宣传内容不够系统、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宣传效果不够明显这一情况,2018年通过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广场1处、文化舞台2个、耕读廊1处,耕读廊重点展示传统“农耕文化”内容,长廊的打造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纳凉聊天的地方,还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村委会、村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景观小品、张贴宣传标语、布置宣传专栏等形式,打造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法治教育、村规民约、优秀家风家训、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宣传阵地。在特色活动上下功夫。大高陵村眉胡曲艺队于1952年年初组建,戏曲的表现形式深受百姓欢迎。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将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普法、教育、农业生产生活等各项中心工作编入曲词,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使大高陵村眉胡曲艺队也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此外,大高陵村充分挖掘身边好人,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35户,“好婆婆、好媳妇”2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和鲜活事迹,宣扬孝、真、善、美,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强化服务引路,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果”

    该村制定了《大高陵村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精心策划建立便于参与、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项目计划表,构建“10分钟志愿服务圈”,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困难群众、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场,全村志愿服务队摸排各类隐患3次,化解安全隐患5次,解决矛盾纠纷4件,组织开展维稳巡逻8次,为全村基层治理和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当前:B2(2022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